原標題:2014全球家具產業格局分析
全球 家居 行業穩定發展。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復蘇,新興國家的迅速崛起,全球 家居 總產值和貿易額穩步增長。根據米蘭工業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IndustryStudies, 以下簡稱“CSIL”)研究,2013年全球家具總產值達到4,220億美元左右,發達國家(包括美國、意大利、德國、日本、法國、加拿大和英國等)家具產值占全球家具總產值的比重約為45%,發展中國家產值占比達到55%。家具是一種多邊貿易互補性很強的商品,全球家具貿易活躍度高,家具貿易總額從2002 年的560 億美元增加到2013 年的1,240 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7.67%。目前,世界家具進口國主要為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主要出口國為中國、意大利、德國、波蘭、美國等國家。
國內行業格局:受產能轉移影響,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家具生產基地。2013年,全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6,462.75億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4.30%。出口方面,中國是世界家具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根據中國家具協會統計數據,2013 年,我國家具出口總額531.01 億美元,同比增長6.30%。
國際家具制造中心繼續向我國轉移。現代家具產業起源于歐美,意大利、德國、加拿大、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傳統的家具生產大國和出口國。20 世紀80 年代以來,隨著發達國家勞動力和能源成本不斷上升、環境保護要求日趨嚴格,家具生產逐步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轉移地主要為生產成本較低、政局穩定、靠近消費市場的國家或地區。20 世紀80 年代中后期開始,我國憑借勞動力、原材料、土地等成本優勢,家具制造業開始向中國轉移,集聚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全球家具制造中心的形成需要有較高的加工工藝、完整的配套產業鏈和由規模效益所形成的高效率、低成本優勢。目前我國家具產業已經逐步具備該條件,國際家具制造中心逐漸向我國轉移,由此將拉動我國家具出口的快速增長,并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家具生產中的成本優勢已經充分體現,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的家具生產基地。近年來,雖然人力、原材料、土地、資源等成本不斷上升,人民幣持續升值,我國家具生產成本有所上升,但是成本優勢依然明顯。我國家具生產企業的整體生產工藝水平、品質管理能力、環保意識、設計能力大幅提升,加之行業配套設施完整,基礎設施健全,市場化程度較高,產業政策支持,市場品牌形象不斷改善等,這些因素能有效降低成本上升帶來的不利影響。
中高端產品產能轉移將推動產業升級,領先企業將迎來發展良機。在全球制造中心向我國轉移的大背景下,我國家具行業經歷了近30 年的高速增長,但時至今日,行業發展不平衡,多數企業仍處于產業鏈低端,缺乏戰略控制力,升級轉型勢在必行。行業內部分領先企業研發設計能力、品質管理水平、環境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已經具備了生產中高端產品的能力;在生產成本、生產規模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將促使歐美等國家具行業中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產品逐步向我國轉移。這類產品毛利率較高,一方面,將大幅提升國內部分企業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將促使該類企業進一步提升研發設計和生產運營能力,從而帶動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