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四川內江紅星美凱龍爆發了商戶抗租行動,對賣場管理方不滿的部分商家在商場外拉起了“商場虛假招商,冬冷夏熱,生意慘淡,要求免租、免租、免租!!!”、“兌現經營環境、不做虛假宣傳”等標語。事件現場還出現了部分“社會人員”,與抗議商戶發生了肢體沖突,并且有人受傷被送進醫院。
內江市經銷商王某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的時候表示,內江紅星美凱龍在2014年9月底才開業,在開業當天人氣還是相當旺盛,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抱著撿便宜的心態或者沖著免費領禮品去的,在這之后,賣場人氣就直線下跌,很多入駐商戶都感到生意清淡,而紅星在招商之初向商戶做的宣傳推廣、人氣保障等承諾并沒有落到實處,因此才會出現部分商家拉出橫幅向賣場抗議的舉動。
而去年7月中旬,在成都佳飛國際也發生了一起相似的沖突事件,賣場管理方為了平息市場商家的抗議,招來“社會人員”毆打抗議者,導致幾個商戶被打傷住院。據佳飛國際市場內的經銷商介紹,事件起因也是商家抗議市場管理方單方面漲租以及擅自改變繳租周期,在雙方爭執過程中出現事態失控。
盲目立項 體量過剩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內江和成都的兩起抗租事件有著相似之處:第一,兩者都屬于新建不久的賣場,都處在四川各地建材賣場“大上、快上”的風潮之中;第二,兩起事件都發生在市場環境疲軟,商家生意清淡的背景之下;第三,商戶都認為賣場管理方存在虛假宣傳、服務不到位、租金不合理的問題。
夾江某陶瓷總經理方某表示,近年來,幾乎川內的各個地級市乃至不少縣城都在新建建材賣場,這些新建賣場通常體量都比較大、地理位置比較偏,對于那些剛開業或者開業不久就趕上市場環境大滑坡的賣場而言,人氣很難保證,而商戶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
四川某陶瓷銷售總經理何某表示,外部環境不利只是多數新建賣場人氣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新建材賣場的投資方對建材市場的形勢估計過于樂觀,存在盲目建設的問題,市場根本不需要那么多賣場,再加上市場方對外宣傳、管理不到位,市場管理方與商戶之間自然就容易產生矛盾。
據了解,在成都青白江、新都的多個新建陶瓷賣場,部分商戶因為經營困難想要轉租門面,門市轉租的告示在市場內隨處可見,而關門歇業的商戶也不在少數。成都大港建材市場某陶瓷總代理余某向記者表示,在2013年門市的生意還過得去,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銷售30元萬左右,但是在2014年門市的生意出現大幅下滑,一個月只能賣幾萬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新市場的絕大部分商戶店面零售生意把租金、人工費用都賺不回來,如果商家在外面有人跑渠道,只是將店面作為展示用,還能維持下去。
在夾江,某新建材市場還未開業,已經出現了有商戶想要退定金的情況。夾江黃土市場某批發商向記者透露,雖然他已經在一新市場交了五千塊定金,但是現在已經另外租了門市,現在的門市租金比新市場內的鋪面租金還要便宜,所以不再打算要鋪面,如果定金退不了就不要了。
賣場失信 滋生隱患
成都某建材市場高層管理人員向記者透露,現在一些賣場的開發商根本就沒有打算投入大量資本和精力進行新市場培育,最主要的目的還是通過賣鋪面快速回籠資金,開發商在前期的一系列營銷手段主要是為打動投資者,在市場開業以后,開發商還會不會兌現與商戶同舟共濟的承諾,每年拿出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的資金進行宣傳推廣,這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有的新市場,前期為了吸引商戶入駐,往往會許諾減免甚至幾年不收鋪面租金、每年投入巨額廣告費做宣傳、建立融資、網絡銷售、物流平臺等等,幫助商戶解決經營的后顧之憂。然而在市場開業之后,商戶發現市場管理方的承諾大多是“鏡花水月”,反過來以種種理由加碼鋪面租金和管理費用,比如變季度收取租金為一次性繳納全年租金、未經協商上調物業管理費、水電費等。在這種狀況下,市場管理方與商戶之間的沖突隱患很容易產生。
某陶瓷成都總代理張某表示,商家真正在乎的其實并不是租金的高低,而是市場有沒有人氣、能不能賺到錢,比如成都的富森美 家居 鋪面租金每平方米已經突破了百元大關,但是很多商家還是想要進去,因為市場口碑好、管理到位。
攀枝花三森 家居 建材城經銷商杜凌志介紹,三森 家居 建材城管理方為了炒熱市場,兌現了四年不收鋪面租金的承諾,只收取每平方米10元的物業管理費,市場管理方與商戶之間的關系很和諧,盡管是新市場,但是大部分商家生意還是運營得下去的,因此市場管理方與商戶之間并不存在必然的利益對立關系,而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只有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才能把市場經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