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家居 一體化必是大勢所趨
■訪談
家居 一體化的概念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在發展速度上卻顯得有些不溫不火。那么, 家居 一體化目前是否遇到瓶頸? 家居 一體化的好處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采訪了東莞名家具俱樂部副秘書長余旭輝。
南方日報:你認為 家居 一體化是未來的行業發展方向嗎?
余旭輝:將室內設計、家具產品、 家居 飾品進行一體化的融合,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應運而生、大勢所趨。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家具行業走向成功的道路,不能只是繼續停留在如何對木頭精雕細琢、花樣翻新,我們追求卓越的激情,只能來自于一種理念,即對現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理解、發現與創造。近年來,80后90后已經逐步成為 家居 消費的主流人群,作為在互聯網無所不在、全球化席卷每個角落的信息社會成長的一代,他們對 家居 個性化、創意化甚至藝術化的需求亟待解決,而 家居 一體化正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
南方日報:在你看來,現在業內制約當前 家居 一體化發展的障礙有哪些?
余旭輝:簡而言之,首先, 家居 一體化的消費目前主要還是處于中高端消費市場快速普及的過程中,形成整個社會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文化還需要一段時間。同時,要實現 家居 一體化需要一些條件。比如,需要有一定數量具有專業能力的軟裝和室內設計人才,對家具和飾品進行搭配陳設才能形成較好的整體效果。而且,家具和飾品企業也需要從產品設計環節開始,就從整體 家居 設計的角度進行研發。這種發展模式就需要 家居 市場的參與者根據 家居 一體化的需要進行調整和轉型,例如廠家在開發制造環節就不能再為產品而產品,還要通盤考慮這個產品進入 家居 市場的定位和跟其他產品的搭配等等。
南方日報:在推動 家居 一體化方面,東莞名家具俱樂部是否已經開始行動了?
余旭輝:名家具俱樂部一直在推動 家居 一體化的發展進程。首先,每年兩屆的國際名家具(東莞)展覽會吸引了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市場主體,通過國際化的展會平臺進行對接。名家具基本上每個月都在舉辦大大小小的論壇、沙龍、酒會、培訓等活動,促進家具企業、飾品企業、設計機構、工程單位等市場主體的交流合作。考慮到當前 家居 一體化還在快速推進階段,名家具也率先通過發起和贊助國內的軟裝陳設評選、組織軟裝設計培訓等方式推動行業發展。另外,我們不僅創立了國際名家具設計研發院,成立了名家具設計師專業委員會,還專門舉辦了名家具創意設計展,以推動 家居 一體化的融合。
■案例
酷坦哥:飾品是 家居 的靈魂
在 家居 行業中,家具企業起步早、體量大、實力強,是絕對的“老大哥”。對于一些家具企業認為飾品僅僅是可有可無點綴的觀點,業內也有不少反對的觀點。酷坦哥 家居 執行總裁王宗棠便提出:“家具只是軀殼,飾品才是 家居 的靈魂。”
王宗棠的這一觀點并非即興發揮,而是貫穿于酷坦哥品牌的企業理念。王宗棠說,只有飾品能表露出屋主的修養和品味,飾品不但不是家具的附庸,甚至能更成為家具的“點睛之筆”。
酷坦哥于1994年創立,從開始生產單件飾品再逐步發展為生產系列化的飾品。從酷坦哥投入了大量的研發經費到產品設計領域。該公司從美國、英國等高校聘請回來的設計師以及本土設計師加起來足有10人左右,現在每個月都有80至100件的新品推向市場。
正是因為對飾品在 家居 領域的自信,酷坦哥大膽逆襲,自行生產和整合家具產品,于2006年開始試水軟裝市場。該品牌也與設計師團隊合作,承接房地產樣板間、會所、酒店等整體 家居 項目。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不屑于與飾品企業合作的家具企業是在錯過整合共贏的良機。
■記者觀察
電商將成 家居 一體化的重要平臺
家居 一體化概念已經提出多年,但發展加速卻是在近年才開始的。在提到 家居 一體化時,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在一家家具店中,所有展出的家具和飾品都是可以購買的。
事實上,這種形式僅僅是 家居 一體化眾多形式的一種。 家居 一體化的本質,遠遠不僅是 家居 產品在銷售過程中的同步銷售,更是 家居 產品在設計、生產、銷售、售后等全產業鏈條上的協調一致。尤其是將 家居 產品的廠家、渠道以及設計之間的障礙徹底打通。
筆者認為, 家居 一體化的最終一步是與消費終端對接,主要將通過 家居 賣場、軟裝設計師以及電商這三個平臺進行展開。因此這三大平臺,無疑將成為 家居 一體化的“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在 家居 賣場和品牌專賣店中,家具和飾品將首先連為一體,這也是許多賣場已經開始逐步推進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的。第二,通過軟裝設計師為紐帶,直接整合大 家居 資源并直鏈消費者,有望成為未來高端客戶的首選途徑。第三,對于作為互聯網“原住民”的年輕一代而言,網購的習慣以及年輕人普遍不夠充實的腰包,都決定了電商平臺將成為下一個絕對不可忽略的 家居 一體化的關鍵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