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海,“和合設計”論壇共論2014~2015年度設計行業新政策、產業新格局、智能化前沿技術,引發“設計產業融合”“智能化新技術”兩大熱點話題,齊聚建筑、室內、照明、地產、技術服務企業等各領域專業人士開啟頭腦風暴模式。本次活動由飛陽和合傳媒與商會網聯合主辦,并得到施耐德電氣的大力支持,引發搜狐焦點、搜房 家居 、新浪樂居、《照明人》、《設計家》、照明微課堂等多方媒體關注。
中國現正處于激烈的經濟和社會轉型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的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國內外建筑、工業造型、室內等眾多企業無一例外把高水準的行業設計作為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跨界融合的設計思潮,設計品牌商業化的風行等引發地產、建筑、室內、照明等諸多領域合作模式的轉變,重新對設計前置、公司機制等問題的展開深入探索,同時聚焦“智能化”的發展熱潮。
2014年9月26日, “和合設計”設計產業化新格局論壇,作為2014商會大會首場大型設計論壇率先開幕。本次活動由飛陽和合傳媒與商會網聯合主辦,施耐德電氣特別支持,上海鄭陽公關策劃有限公司獨家承辦。“和合設計“論壇匯聚地產商、建筑師、室內設計師、專業學者、設計品牌專家等多領域、多產業共同探討設計產業發展的現狀、趨勢和創新發展路徑,共同打造一場開放性、兼容性、互聯性設計行業發展盛會。
【張毅 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裝飾院院長】
專題論壇“設計新格局,誰動了誰的奶酪?”特邀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裝飾院院長張毅作為嘉賓主持。張毅認為中國國學中有句話講的很透徹,即“無中有有,有中有無”。所謂跨界,就是無界的。“界”只是暫時的,無界一定是永恒的。我們的社會今后還要發展,可能細化的環節會越來越多,整個建筑最終是以環境藝術的方式來呈現;設計是人的創造過程,把這種創造過程組合起來,是完美的、和諧的,這是我們人類最為追求的一個永恒話題。
宋毅提出“工業化的建筑設計”,表示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發現建筑要從功能上面,從內涵上去體現建筑的靈魂,單純的一種建筑設計,建筑學的人做設計在這個年代可能逐漸會弱化,未來可能加入IT的工程師、網絡工程師,甚至心理學家。并與在場嘉賓分享了建筑全部采用十項節能的技術建造的項目“浦江智谷商務園”。
來自北京的維思平建筑設計董事總經理、主設計師吳鋼,關鍵詞“不跨界,無創意;不創意,無設計”,設計師是一個橫向思考者,維思平專注于科技住宅、產業地產、體驗式商業等,提供的都是整體的解決方案,立足于建筑設計,同時幫助客戶進行產品的研發以及進行產品策略的研究。
施恒照關于“合作”與“互補”提出了多角度的探討內容,燈光設計需要與建筑師、室內設計師、燈具廠商等多方單位進行合作,同時也成為溝通的橋梁,讓設計師知道到底什么是他們要的,或者說他們原本要的到底是不是照明設計師認為合理的東西。
黃競重新定義了“轉化”的概念,并結合目前正在做的跨界平臺,包括“專屬設計平臺”、“移情作具”、“私訂生活”,從“設計師+展覽”、“設計師+設計師”、“設計+服務”等內容進行了分析 ,提出新的空間展示及設計合作方式,讓設計師在云端上面的推廣變成可以落地。
專題論壇“智能化到底有多熱?”特邀上海景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明祥作為嘉賓主持。景泰建設作為總承包方,與不同的設計領域都是有關聯的。李明祥表示設計師可能會提出很多瘋狂的想法,但是這些都是推動我們生活發展,也是因為這些想法才改變我們生活,才給所有的智能開發商提供了很多的課題,在未來的3-5年可能會有大的變化。這個大的變化突破點大部分是轉移到移動互聯,在移動終端方面的研發。科技的發展、智能化的發展如同我們目前最熱的馬云一樣,這種浪潮一定是推動了我們生活向前發展,使人跟人的交流更方便。智能化應該是解決我們人本身對生活的需求,但是智能化如果過度發展也會束縛人作為本性存在的一個個體。
蔣毅提出將來不單單是要設計一個體驗式的空間,還要設計一個體驗式的場景。從樓宇的節能、環境優化,到結合線上和線下商業空間里面智能化處理人接收服務性信息及與商戶的交流,甚至考慮把一些地下室的一些地下空間利用起來,放置一個O2O的平臺,增加消費者多方面的購物體驗。
一個酒店的設計好比是一名導演,設計項目管理要去整合建筑師、整合機電、弱電部、燈光師、裝飾顧問等等。韓旺呈認為現階段要從兩方面內容進行探討,一個是智能化手機在酒店入住過程中的應用,酒店會給客戶一個密碼,通過智能化的訊息為客戶定制專屬的空間設置;另一個是智能化的互動藝術,互動材料的表現。
施耐德是法國的工業先鋒之一,世界500強企業,全球頂級電工企業,全球能效管理領域的領導者。施耐德在樓控、電控方面提供大量的解決方案,提出從原來的開放式系統到專業性的改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何剛從Gartner模型分析了整個系統方面架構的轉變,包括技術、產品從誕生、優化等成長的過程,關于整個智能化在空間設計和 家居 里面,我們認為在接下來2-5年里面是會變得成熟的技術。
朗思是專注于做住宅建筑的,從成立開始一直做“綠色建筑”。強調帶給客戶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同樣保證綠色和低碳。寇海波提出集中系統對于每個客戶資深來說,他的個性化調節就比較弱,智能化應該給他更多的自主權。一套舒適系統如何讓它自動、智能化?在人進來以后,可能吸風、輻射系統就會自動開始,針對不同人群可能有溫度不同的設定。比如:在讀書寫字,在書房里看書或者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它會自動把吸風量自動調大,因為這個時候人需要思考,需要的氧氣量可能也大。
本屆“和合設計”論壇不僅僅是對設計領域合作方式、智能化新技術進行行業內部對話,更以廣闊的視角提出新的設計定位思考,透過橫向跨界溝通,平臺式開放交流,找到新的合作方式與商業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