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三大軟體家具巨頭中,就品牌知名度而言,顧家 家居 或許是知曉率最高的一個。制定新的發展戰略,引入職業經理人,飛速發展的這十幾年來,顧家 家居 的每一步都走的果敢堅決。
試水電商或許是近年顧家 家居 做的又一個勇敢的舉措。
在9月初的東莞第32屆國際名家具展上,顧家旗下全新打造的80、90后專屬 家居 品牌“米檬”亮相,并宣布與美樂樂進行全面戰略合作。
“這跟以往的消費模式完全不一樣,算是一種戰略上的升級吧,也代表傳統制造行業和傳統 家居 行業往電子行業邁出的重要一步,但就整個電子商務的發展來講, 家居 業還有一個比較長的路要走”,在接受新浪 家居 采訪時,顧家 家居 副總裁劉宏表示。
結盟美樂樂 欲分電商市場一杯羹
事實上,此次結盟美樂樂并非顧家 家居 首次試水電商。早在2012年,顧家 家居 就開始參與天貓的電商。數據顯示, 2012年“雙十一”期間,顧家以單日6500萬的戰績,位列 家居 品類的前二甲。而今年5月數據魔方資料顯示,顧家 家居 交易額已躍居天貓平臺第二。同樣是在2013年,顧家開始嘗試線上線下相結合,而在這期間出現的一些新課題,也為日后顧家和美樂樂的合作埋下了伏筆。
在當下的 家居 業,電商、定制、互聯網這三個趨勢常常被人提及,誰也不知道哪一個會成為未來最有影響的趨勢,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它們,至少在當下這個階段,是熱點,是潮流。
既然是潮流,那要不要跟?
顧家的回答當然是要。“現在電商是一個趨勢,如果不往這方面考慮的話,你就有可能落后了”,劉宏的答案很坦誠,“電商一定是離不開這個傳統的制造業,而 家居 就是一個很傳統的制造業,所以傳統的 家居 制造不借助電商的思維模式或者不借助一些電商的線上推廣,走的速度相對會比較慢”。
“線上下不來,線下上不去”是當下 家居 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尷尬話題,如何將線上線下完美結合也成為 家居 電商們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時亟待解決的命題。對于這一點,顧家顯然也早有準備:現在80、90后的顧客在找品牌之前一定要先搜索一下,找一找品牌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后看看評語和就近的店面。而在檢驗評語的過程中,顧客可能會在線下就購買了,也有可能就回到線上購買。而無論是哪一點,顧家都有一套章法可用。線上有電商渠道堵截,線下2500余專賣店無論在數量還是密度上,都足以應付。
有業內人士評論,顧家的線上線下渠道策略實際在打“組合拳”:線下傳統門店穩步推進,線上渠道激進勃發;也有人將它的渠道策略看做是比作投資對沖組合——實體門店仿佛長效的穩健績優股,電子商務更似高收益風投。
創新,持續的創新
進入新千年后的十幾年,是顧家發展最為迅猛的十幾年。在這十幾年里,每一個巨大的轉折點處都折射出顧家骨子里流淌著的創新的基因。
2000年,在大多數 家居 企業品牌概念模糊之際,顧家推出“顧家工藝”,率先走入品牌發展之路,一直到2010年的10年間,顧家成長的迅速可以說皆得益于早先打下的品牌、品質的基礎。2010年是顧家品牌升級和轉型的一年,加入軟床開發后的顧家,產品線得到了大的擴張,也就在此時,“顧家工藝”升級為“顧家 家居 ”。2012年,顧家引入職業經理人,使顧家這個傳統制造業企業在職業化的道路上邁出了較為堅實的一步。而近年來電商的切入也無疑代表了傳統制造行業向電子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未來五到十年,顧家要靠什么來保持競爭力。
劉宏的回答是創新,持續的創新。
推出“米檬”是產品上的創新,“沙發也要有修養”的推廣是服務上的創新,和美樂樂實行戰略合作是營銷渠道上的創新......
在今年8月初,顧家在中國推出全民顧家日,并啟動“優生活.顧家指數”全國調研活動,活動在全國各地取樣,將重點城市的取樣進行對比,并發布城市之間的顧家指數,希望能夠用家庭文化喚醒人們對家庭的渴望和珍惜。
大獲成功的品牌營銷戰略之余是顧家堅持創新的品牌內核。
不論是借助“米檬”摸索線上線下一體化路徑,還是轉變商業模式實現更大營收空間,顧家 家居 此次試水電商的創新之舉給日漸低迷的 家居 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又或許它可以為傳統 家居 行業電商化提供一種可供參考的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