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一年一度的電商嘉年華“雙十一”還有近2個月的時間,但是即將到來的國慶或將成為群雄們大混戰前的“試金石”與“演練場”。在目前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在假期經濟的構成占比中,零售行業帶來的比重近兩年來發展迅速,預計今年國慶黃金周內地零售及餐飲企業銷售額或將超過萬億甚至更高規模。然而業界也有不同的聲音開始傳來:國慶期間的促銷是否會將傳統的“年底旺季”的銷量儲備提前消耗,進而大范圍稀釋消費者的購買潛力?!從天貓(B2C)、美樂樂(O2O)、蘇寧易購(賣場電商)這幾家頗具代表性的企業身上或許可以獲取一些促銷背后行業走勢。
(如今的國慶促銷對于商家來說愈發難以捉摸)
國慶長假已成“雙刃劍”
一般來說,像國慶和春節這種長假都是電商業績“殺手”。往往在長假期間,人們上網頻率和時間都會減少,相應地參與網購的人也大幅減少。而對線下零售來說,國慶黃金周外出旅游、回家到實體店購物者相對增多,是一年中最關鍵的營銷時段,對全年業績有很大的影響。
線下百貨也推出各種力度巨大的促銷活動來吸引用戶,普遍力度不亞于電商促銷。由此看來,萬億元線下消費似乎真的提前透支了用戶潛在的消費需求。
或許,這也是為什么以天貓為代表的電商門通常將自己的大促時間選在了11月11日,畢竟這個節點距離國慶黃金周有些距離,又是入秋的時節,包括服裝在內的消費需求很強,以從需求上提供了一個可以契合的點。
但是,從消費習慣來看,線下優勢在近幾年,特別是2012年后開始卻出現出現放緩的波動,而線上優勢開始出現反彈。截止今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同比增長率達43.9%,其產值規模已達10856億元,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7%。據分析人士指出,不出意外這一份額到今年結束突破2.7萬億不是問題,因為國內規模以上網購用戶數量已經達到3.5億人。
(從市場利益分配上看,國慶假期是把雙刃劍)
消費需求倒逼線上購物節井噴
在這樣一個龐大市場和數據背后,可以看出消費者的訴求已經成功主導了消費走向。無論線上還是線下的零售商,都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商品供應遠遠超出需求,比如1980年全球只有6個藍色牛仔品牌,據了解,估計如今已經超過800個,且商品更多,更廉價。
消費者可以隨心所欲選購自己想要的一切,面對成百上千的具有同等競爭力的零售商、品牌、產品和服務,消費者將擁有至高無上的選擇權,除了出門逛街,他只需要輕點鼠標或者手機屏幕,就能隨心所欲選擇任何渠道、任何時間和地點購買自己想要的產品。
在這樣強烈的購物自主權和需求下,特別是電子商務領域的“造節運動”開始層出不窮。上至天貓、京東下到一些僅有百萬甚至數十萬量級的淘寶小店都加入了各種轟轟烈烈的“網上購物節”洪流中來。
這樣的直接后果就是,讓節假日消費潛力真正的提前透支,淡化消費者的購物欲望和選擇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長假節點的大促銷活動機制勢必又將引起消費者的關注。相比而言,處于金九銀十“風暴眼”的國慶期間則更易成為屢試不爽的香餑餑。
既可以賣出產品,又可以為“雙十一”蓄勢,還有助喚起消費者常年來積累起來的“逢節必購”的消費習慣。 在消費格局的大勢面前,消費者旺盛的需求開始倒逼線上線下進行重新整合,壓縮活動比例,進而提升促銷中的硬實力。
眾巨頭“暗度陳倉”實現自我救贖
促銷提升的最直觀表現為,在活動背后所隱含的營銷架構,企業渠道的全面提升。近段時間打開瀏覽蘇寧易購、天貓等電商網頁時,會看到以國慶黃金周為主題的促銷已經正式上線,“家電滿1000減100”、“3C產品全場7折起”、“百貨類5折”等促銷板塊十分引人關注。
隨著今年阿里集團即將在紐約完成“中國B2C最牛IPO”,對旗下天貓來擴大網站容量機會又將來到,提升天貓的交易傭金(2012年這塊收入占比接近20%,2013年上升至21%,到2014年達25%)應該只是時間問題。因為從天貓交易傭金,可看出它的商業結構,即用豐富的商品信息聚集客流,然后用廣告形態分配流量到店鋪及其產品。所以,IPO以后的天貓憑借壓倒性的總流量與總交易量,或將國慶促銷發揮到極致,為接下來的促銷積攢人氣。
主營O2O業務的國內最大 家居 電商美樂樂也在官網上掛出了“提前搶5000萬”的國慶促銷“預演”。與往年不同的是,如今的美樂樂 家居 網已經逐步實現了從品牌商向平臺上的過渡,在其官方網站上已經出現了sealy、simmons、宜華木業、顧家、曲美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儼然成為了家具界的“京東”。今年中旬美樂樂方面高調開放國內首家千坪線下 家居 廣場以及與新加坡方面的進行密集互訪,似乎也是提振供應鏈和營銷平臺以及進一步擴充和國際化的標志。
(電商的促銷活動能折射出背后的商業結構布局)
而國內商業零售巨頭蘇寧也在7月就已低調成立跨境電商項目組,目前正在全球范圍內展開招商,預計頻道或將于年底上線。其實,早在去年底,蘇寧就聯合跨境購物網站“洋碼頭”推出“全球購”業務。今年打著“截流國慶”而來的蘇寧也在iPhone6、進口乳制品等方面開始吸引流量,在這些互動的背后或許也是蘇寧密謀進入跨境電商的熱身賽場。
線上、線下的零售商將節日變成營銷的戰場,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天貓有流量、美樂樂有線下體驗館、蘇寧有賣場……而充斥這片喧囂與熱鬧背后的自我布局與“秦晉”之好,才是真正的精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