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家居 業現逆市升級風
在 家居 市場形勢差強人意的情況下, 家居 賣場里卻出現了一種引人關注的現象:賣場一改往日封閉的形態,以開放心態納入品牌店;大品牌不僅大開旗艦店,還往往擺脫單純的產品羅列,設計感爆棚;還有部分品牌逆市擴張……業內人士認為,低迷的市場形勢將逼迫企業更加注重打造差異化優勢,市場消費的兩極化趨勢和消費需求的提升將促使更多高端品牌往上走,攫取高端客群,呈現如今的逆市升級風。
□現象篇
眾品牌開大旗艦店
自8月以來,陸續有不少品牌店在京開出大型旗艦店,除了在店面面積上下功夫,店面的設計、產品陳列也高端了不少。8月中旬,歐派的第一個高端實木定制產品旗艦店——歐派歐式尊貴館在居然之家十里河店亮相。該店共分上下兩層,經營面積達500平方米,展示實木櫥柜、實木衣柜以及酒柜、書柜、衣帽間等全系列產品。無論是從外部裝修,還是內部環境布置上,該館通過充滿歐式風情的裝修,傳遞歐式生活方式,讓消費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無獨有偶,IMOLA陶瓷北京地區面積最大的旗艦店——居然之家世紀金源店開業,旗艦店總面積300平方米,比原來大了一倍。據稱展廳設計全部出自意大利著名設計師之手,設計理念源自于意大利伊莫拉當地建筑材料的特色、生活方式、歷史和文化,甚至展廳使用的紅磚等材料也都來自意大利。而且IMOLA從今年3月起陸續對全國門店進行了升級。金源店只是其中之一。
早在今年初,百強家具就開始了全國店面的升級計劃。目前,北京的愛家西四環店、紅星東四環店以及居然之家金源店都已完成升級。雖然大多數店面面積沒有擴大,但相較之前,店面設計不再是單純的密集家具產品的羅列,而是更有形象感和體驗感,讓人倍感舒心和新奇。
在大品牌進行升級的同時,還有不少企業逆市大擴張。據了解,榆木家具品牌名匠木坊今年在京已新開了6個店,布藝沙發品牌福爾伊德擬在京店面數量達到16個,據稱強力今年在北京市新開了14個店中店,專賣店面積有望突破31年來的總和。
賣場形象向商場看齊
與品牌大旗艦店對應的是,隨著品牌旗艦店的誕生, 家居 賣場也在改變原有的封閉形象,變得更加開放和時尚。在 家居 賣場發展的十多年歷史中,各品牌店始終在賣場店內,只有先進入賣場,才能進入各品牌店。在賣場外,消費者能看到的,只有賣場外立面的形象廣告,也只能據此才能知曉賣場內的品牌情況。
如今,賣場的形象也在悄然改變。紅星美凱龍東四環店改造后外觀向大型時尚商場外立面靠攏,地下一層與一層打通,全部打造成品牌店的模式。但此次改造并不止于外觀。據了解,該店從內到外、從公共區到品牌位置調整再到內部環境細節都做了調整,還特意引入了不少高端的純進口家具品牌,改造十分徹底。在店面內部布置上,紅星美凱龍有不少大膽動作:摒棄了按品牌實力劃分位置的布店方式,打破進口產品與國內產品完全割裂的方式,依據品牌的表現力有層次地展現。寸金寸土的展館增加了不少供消費者休息、展示趣物的公共空間。據稱,其改造的著力點就是想讓消費者從內到外都能獲得愉快而連貫的感受。
另一賣場巨頭——居然之家也在嘗試當中。其歐派歐式尊貴館所在的居然之家十里河店就成了居然之家體系內的第一個改造案例。該館在居然之家的一樓另辟門面,從賣場之外就能看到該店的“歐派歐式尊貴館”字樣,消費者可以直接進入該店,也可以從賣場內進入該店。京華時報記者獲悉,居然之家十里河的建材館將按這種模式進行改造,為的就是更加時尚和開放。“這種更加開放的姿態,不僅方便了消費者,也增加了品牌的展示空間。”居然之家集團經營管理部經理王寧寧說。
城外誠的整體升級將形成歐美國際館、紅木古典館、家具館、飾品館、建材館五大專業主題館的格局,建材館面積擴至4萬平方米。
產品向高大全進軍
除了建店、搞設計、改造升級等表面的工作,隨著賣場和品牌的升級,產品線也普遍提升。IMOLA另引入了IMOLA旗下的兩個更加高端的品牌產品,產品線全面提升;歐派尊貴店除了高大上的奢華裝修,其還是專門為北京乃至整個華北區域的高端櫥柜、衣柜消費者定向打造的實木定制產品專賣店;百強家具今年推出的新品“美侖·漫步”上市不到半年時間,如今已由原先的只針對年輕消費者的淺色、白色產品升級為深色的面對中老年消費群的簡樸自然風,無論是用料還是產品已再上一個臺階……
就賣場而言,紅星美凱龍東四環店除了外形有變,其還引入了不少高端純進口家具品牌;居然之家十里河店的“開放”店面主要以進口品牌為主;城外誠改造后,品牌及產品也全線升級。
□觀點篇
賣場品牌各取所需
為何在逆市中反而會出現大規模的擴店、升級、改造呢?多個品牌負責人向京華時報記者表示,在旺季之時,賣場攤位搶手,需要很長時間排隊,等三五年都有可能,且賣場也會擔心品牌過多裝修會影響形象和生意。但如今,大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有品牌收縮,賣場也會進行調整,剛好就給了這些有意擴張的企業機會。
對于賣場而言,在經過競爭和淘汰之后,逆市拿店的品牌,無論是產品、服務、管理水平和資金管控能力至少都還不錯,一方有意拿店,另一方又有空缺,雙方的結合正是你情我愿,一拍即合。“我們支持優質品牌的店面升級,它們符合賣場的中高檔定位,能夠向消費者展示更多更好的產品,也能吸引更多的高端顧客,幫助打造賣場的經營特色。”王寧寧說。
對于一些原先不知名品牌的逆市擴張,王寧寧表示,敢在逆市時入場,說明這些企業對自身的管理、服務、產品有相當信心。而選擇在大賣場擴張,既與品牌的發展戰略有關,也能借知名賣場之力,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場。不過他也提醒,此時雖然進賣場相對容易一些,但它們面臨的經營壓力和競爭壓力也會比較大。
市場變化迫使差異化經營
無論是賣場還是品牌,在提到升級原因之時都會提到“變化”二字。市場形勢是最能感受到的直觀因素。百強家具總經理何弘毅雖表示這種升級和改造一直都在做,但他也承認,逆市之中,這種改造升級表現得更加明顯。“市場逼得大家走差異化道路,由此會出現各種調整。”
在他看來,如今市場消費兩極分化的趨勢很厲害,要么是滿足便宜、實用、輕設計的剛需需求,要么是有品牌價值、有設計美感、有格調的包含一定精神需求的高端產品。在這種形勢的催動下,有品牌降價求量,有高端設計能力的企業自然會往高走,吸納高端客群。王寧寧也表示,品牌往高走也是市場細分的結果,品牌和賣場會根據消費群體的需求能力來進行自然調整。“這個店高端的賣得好,品牌自然也就會調整產品。”
消費者的需求也是升級的推動力之一。劉長河就坦言,北京市政府加強環境治理工作要求的背景之下,不升級就意味著可能被淘汰。而近年來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要求 家居 賣場在外觀上更加現代、高端;管理上,科學、規范。”紅星美凱龍東四環店的輕奢時尚范則是基于消費者感受來打造的,力求讓消費者有愉悅感,打造輕松時尚的購物之旅。居然之家十里河店的改造也是源于消費者更喜歡自由開放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