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顧名思義就是從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業入手,強調積少成多,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近年來,我們身邊熱心公益事業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職業背景,但因為同一件事情,也就是“微公益”而走到了一起,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微公益群體。榮慧也是這微公益群體中最普通、最平凡的一員。
用鏡頭保護野生動物藏羚羊
榮慧的鏡頭曾數次走進可可西里,鏡頭中不僅記錄下可可西里沿途的絕美風情,記錄下了藏羚羊出生、成長的過程,更記錄了藏羚羊大幅銳減的驚人數字。
為此2014年3月,在“融匯版圖地板•品牌中國行”大連站的活動中,融匯以企業名義捐資成立了“融匯版圖地板·可可西里專項環保基金”,在這期間,榮慧分別以企業和個人名義數次向可可西里捐資助力。
隨著“融匯版圖地板可可西里專項環保基金”在業界反響持續升溫,為了持續可可西里專項基金的可利用性,發展性,呼吁全社會人們加入到保護珍惜野生動物藏羚羊的行列中,在前不久830融匯版圖地板品牌中國行嘉興站的活動中,可可西里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授權融匯版圖地板成立“可可西里華東聯絡站”, 并有組織,有計劃開展援助活動,定期召開可可西里季度會議,增加工作效率,讓更多的有志青年成為聯絡站的一員,讓微公益從每個人的身邊開始。
因此,有人說,企業做公益,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知名度,改善政府關系、公眾關系,開拓市場,建立企業文化,凝聚員工等。根本目的是要通過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來創造一個友好的社會環境,贏得自身發展。
榮慧卻這樣理解:“大家這樣說沒有錯。關鍵是我們以一種什么樣的眼光、站在一個什么樣的視野上來看待企業做公益,個人做公益這種現象。如果你的企業要做一個百年老店,要做一個真正在各地扎根、融入當地的企業,你就不能只看到企業自身、與利益相關者關聯的社會領域,這樣就會將公益事業局限于狹窄的范圍內,企業和個人的發展也就定格在這個小圈子內。做公益,必須將自己視為你所在社會肌理的一部分,從內心真正認識到企業、個人與整個社會共存共贏的道理。”
圖:榮慧(右)與可可西里工作人員(左)
堅持做公益,美在最平凡
榮慧創辦融匯版圖地板品牌已近20年,在這20年中,他一直熱心于社會公益。不僅支持希望工程,植樹造林,資助貧困兒童,還帶動企業員工積極參與,更在企業內部主張實施“善良、正直、公平”的愛心實踐。他說,“企業興旺得益于對家庭盡心盡責的員工。融匯版圖是一個大家庭,企業要關心員工的家庭關系和諧,關心員工的個人成長,我們不求企業迅速成長,但愿穩健,與員工一道達成幸福愿景。”
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談起企業與社會的關系這類的大命題時,榮慧這樣認為,企業是社會建設的一部分,是社會的建設者,企業家的素質時刻影響著、也被影響著一個社會的發展和繁榮。而對于企業家回報于社會的方式,一種是物質方面的建設,給社會納稅,帶動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一種精神上的帶領,作為企業的領袖出現,倡導一種健康的社會氛圍,帶給人們精神層面上的富足感。
榮慧說:“我之所以堅持‘微公益’,不僅是想讓大家去發現身邊的美,更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置身于這些‘美麗’之中,它不需要你有億萬的身價,也不需要你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微公益”,就是要將大家微不足道的愛心匯集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社會力量。
圖:榮慧(右)與華少(左)參觀融匯版圖地板工程
“微時代”來臨:雙微成最佳環保宣傳平臺
在這個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微博微信的出現,無疑將社會事件的“放大器”和社會情緒的“發泄器”這兩個基本功能無限擴大。因此,憑借其內容廣泛且迅速多變的熱門話題,以及短小精悍易于傳播的平臺優勢。雙微一躍成為人們傳播知識和交流文化的最佳平臺選擇。同時,也向人們宣示著“微時代”的來臨。微時代,微博微信,無疑成為人們宣傳環保知識和環保理念的最佳平臺和途徑。
榮慧也很興奮的說道:“在融匯版圖地板的微博、微信平臺上,也開通了“微公益”版塊,有大量的公益環保理念、事件、熱點資訊等有營養的內容供大家閱讀,“微公益”正在一步步進入人們的生活,很多人帶著好奇,當然主要還是帶著奉獻的心,或多或少地參與過一次兩次公益行動,我想參與公益很容易,但是堅持做公益卻不是一件易事,堅持‘微公益’,讓愛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