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顧家 家居 籌劃上訴 功能沙發大戰再起烽煙
“我們在等待法院正式的判決書,如果確實如報道所言裁定我們侵權,我們一定會上訴,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8月20日,顧家 家居 副總裁、品牌中心總經理劉宏在電話里斬釘截鐵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隨后,敏華控股國內營銷中心副總經理黃影影也對記者表示,由于還沒收到法院的正式判決書,敏華控股對此案暫不評論。
8月7日,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家具)巡回審判庭,在國內家具重鎮東莞厚街正式揭牌,并當場審結一宗家具侵權案:判決顧家 家居 的一款功能沙發對敏華控股構成侵權,要求其向敏華控股支付10萬余元的經濟賠償。這一判決,讓今年3月東莞家具展期間,轟動一時的功能沙發侵權之爭再度成為了業界關注的焦點。
盡管雙方都表示要等待法院的正式判決書下達后,再采取下一步行動,但記者卻發現,在市場上,由于這一判決引發的針對性宣傳行動已經展開。
顧家 家居 準備上訴
今年3月20日,在東莞家具展上,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讓顧家 家居 封存了展館內的一款功能沙發展品。原因在于法院收到敏華控股的舉報,認為這款展品與該公司旗下一款功能沙發,在設計上存在高度相似。而這款名為芝華仕的品牌,敏華控股擁有外觀專利權。隨后,敏華控股又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顧家 家居 賠償因其侵權行為所帶來的20余萬元損失。對此,顧家 家居 在自己的官方網站發布聲明,聲稱不存在侵權行為。
8月7日,東莞知識產權巡回庭對此案開庭審理。敏華控股展示對比照片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外觀專利設計,現場指證對方產品存在侵權行為。而顧家 家居 則提交了一份刊登在國外期刊上的圖片,以證明早在原告公司獲得專利權之前,這款產品的外觀設計已經在市面上出現,且所進行的設計屬于業內通用的設計,不存在侵權行為。
法院在審理后認為,顧家 家居 無法提供更為有力的證據,證明涉案沙發早在敏華控股取得專利權之前已被生產使用,綜合考慮其與專利產品存在外觀相似,且顧家 家居 生產實力雄厚,判決顧家 家居 公司構成侵權。
對于這一判決,劉宏對記者表示,顧家 家居 感到非常意外,當時就決定繼續上訴。他表示,早在2005年1月7日公開出版的行業權威雜志美國《今日 家居 》(Furniture Today)就已刊登了與糾紛產品相似的產品圖片,而敏華控股則是2007年5月24日才提交了專利申請。根據相關法規,外觀專利在申請之前不能廣為人知,否則不具新穎性,專利應視為無效。顧家 家居 在應訴的同時,已經向相關部門申請敏華控股的這一專利無效,并已被受理。“在這一申請的審議結果還沒出來之前,法院就判決顧家 家居 侵權是不適當的。而且,根據以往判例,光是知識產權總局列舉的同類專利無效案例就有兩三起。”
對于東莞中級人民法院的這一判決和顧家 家居 準備提起上訴一事,黃影影對記者表示,目前敏華控股正在等待法院的正式判決書,在此之前,公司不便對此事進行回應。
專利壁壘不存在?
對于敏華控股和顧家 家居 的功能沙發侵權之爭,有業內人士表示,功能沙發是一種設計面很窄的產品,尤其在外觀方面很難有較大的突破。
作為國內功沙發領域的開拓者,敏華控股旗下的芝華仕品牌長期耕耘國內的功能沙發市場,在這一細分市場上獨占鰲頭。敏華控股2014財政年度(截至2014年3月31日)年報顯示,芝華仕品牌功能沙發的銷售額為53.73億港元,占集團總收入約89.7%。在中國市場上,芝華仕品牌功能沙發品牌專賣店(未計入電商和高鐵客戶兩個渠道)的銷售總額約為14.16億港元。而在2013年,顧家 家居 所有沙發的銷售總額約為17.43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