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索菲亞 家居 與博洛尼櫥柜在同一天宣布與外資合作,成立合資企業后,引起了業內業外高度關注,各大媒體也爭相采訪報道,一時間“中外合資”成為中國櫥柜行業的熱點。

據悉,索菲亞 家居 攜手法國SALM集團成立合資公司,引進SALM旗下的法國第一櫥柜品牌SCHMIDT司米櫥柜;而博洛尼則與德國著名櫥柜品牌阿維庫爾曼聯姻成立合資企業。

本次兩大 家居 巨頭同時出手,且不約而同地采取了中外合資這一戰略模式,看似大方向一致,細節之處卻略有不同。筆者根據媒體挖掘出來的資料,做如下的簡單分析:
一、合作模式
無論是SCHMIDT司米櫥柜還是博洛尼櫥柜,合資企業的主導權均在中方手中,這點是一致的。有所不同的是,博洛尼櫥柜是讓德方企業為其作OEM生產,索菲亞 家居 則選擇與法國SALM集團共同投資的方式,在中國建立世界一流的櫥柜生產基地。
從目前媒體公布的資料來看,博洛尼櫥柜的合作模式似乎較為簡潔。相比較之下,司米櫥柜造建新生產基地則是更為深入和密切的合作,這也意味著需要中法雙方企業更為一致的步調。
二、生產技術
博洛尼櫥柜的OEM模式,是指板材從德國進口,然后國內原有生產線進行整改,在中國進行組裝銷售,這種模式無疑降低了運輸成本與人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阿維庫爾曼8年前就派駐了德國員工作為博洛尼的生產廠長,對工廠進行全德國思維的培訓與改造。
而SCHMIDT司米櫥柜選擇在中國建立的新生產基地,并非是簡單的引進國外生產設備,而是將司米櫥柜的技術團隊及垂直一體化的信息系統“克隆”過來,包括廠長、設計師團隊、技術團隊等,都將全部沿用法方SCHMIDT的團隊,再輔以更為熟悉中國市場的中方團隊;同時引進的垂直一體化信息系統,能有效銜接前端銷售到設計及生產的整體鏈條,借助索菲亞全國黃金銷售渠道,極大提高效率。
從時間上來說,8年前就開始進行合作的博洛尼,無疑是磨合得更久,分工也更明確。而剛引進到中國的司米櫥柜,則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調整和磨合,這對司米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另一個方面,司米“克隆”的做法前期投入會非常巨大,但SCHMIDT司米櫥柜的核心技術及其它的生產優勢,索菲亞 家居 卻能完全掌握在手中,這在過往的中外合資是絕無僅有的。可以說,是真正能改變中國櫥柜行業現狀與未來的關鍵所在。
三、投資規模
博洛尼一期的投資是一億元人民幣,司米櫥柜一期的投資是十億元人民幣,但這其實并沒有可比性,因雙方各自的合作模式與目標不一致。博洛尼一方面只是整改原有生產線,另一方面它在中國櫥柜行業已是耕耘日久。而司米櫥柜今年才引入中國,不但要興建世界一流的櫥柜生產基地,運作方索菲亞 家居 也是跨界出擊,前期投資巨大是可以預見的。但從另一個方面而言,這也是SCHMIDT司米櫥柜所表現出的決心和實力,強大的資金注入,可以成為項目成功運營的保證。
四、產品
在產品方面,博洛尼是將德國工廠生產的板件進口到中國,然后在中國進行組裝銷售。國內環境與氣候復雜,地區間的烹飪習慣差異巨大,受諸如此類本土化因素的影響,德國的木材是否能勝任中國的國情還有待時間證明。
司米櫥柜雖然是本土化生產運作,但嚴格意義上來說不屬于國產貨,因為生產設備、研發人員、工廠管理層都是法國的。如何讓消費者認識到司米櫥柜區別于普通國產產品的新型生產模式,將是司米櫥柜在營銷上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五、銷售渠道
博洛尼全國擁有超過1000家門店,利用博洛尼品牌現有的物流及安裝網絡安裝進口系列,這對合資企業來說是相當接地氣的事情。而SCHMIDT司米櫥柜的運作方索菲亞 家居 ,本身也是中國定制衣柜第一品牌,全國門店也同樣超過1000家,銷售渠道方面也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由此也可以看出,德國阿維庫爾曼與法國SALM集團挑選合作伙伴的不俗眼光。
總的來說,中法、中德 家居 巨頭的合作是創新性的,無論是從生產、研發、渠道建設、品牌推廣、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看,都是一場優勢互補、互利互贏、前景明朗的合作,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兩家企業精彩綻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