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正在華潯品味裝飾打造的“國際生態工藝體驗館”中,了解裝修的施工用材、流程及工藝標準。
2014年的夏天,廣州的高溫預警一個接著一個,但 家裝 行業卻是寒意叢生。面對競爭的加劇和利潤的下滑,各大裝飾公司都在嘗試多重變革:花樣翻新的體驗館,一個比著一個開;微監控、微管理、微營銷,新思維下的 家裝 行業開始“淺觸電”;搶占高端市場,提升設計附加值……不管是內力的比拼,還是招式的較量,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但最終能否奏效則要看各 家裝 公司是否號準了市場的脈。
現狀掃描:
如何控制成本
尋找新的利潤點
成 家裝 企業生存難題
從外部環境來看,受限購、限貸等政策影響,以及整個房產市場走向不明朗的影響,2014年對于整個 家裝 行業而言無疑又是一個“高壓年”。從內部環境來說,由于原材料的上漲,以及人工費的節節攀升,裝飾公司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但上漲的成本卻很難完全通過裝修終端市場的價格上漲來消化,因為作為主流消費群的剛需購房者留給裝修的銀子并沒有明顯增加。具體到廣州市場而言,80 %以上的精裝房占比,也讓裝飾公司的日子很不好過。
“整個 家裝 行業的利潤現在已經攤得很薄了,主要的贏利點僅剩下兩個,其中一個來自集中采購輔料部分的少量加價,這部分利潤有6個點左右;另一個則來自每單工程幾個點的管理費。區區十幾個點的利潤,要支付租金、稅費、人力管理以及市場推廣等諸多運營成本并不容易。”廣州名匠裝飾業務副總經理冷雪峰透露,目前多數裝飾公司必須通過沖量來實現盈利。換言之,在低利潤時代,裝飾公司的簽單必須要達到一定的量,才能抵消運營成本。超過這個簽單量之后,才有贏利可言。但是,即使是諸如名匠這樣的老牌裝飾公司,想要實現盈虧平衡也并非易事。
往年,每每和各大裝飾公司的老總聊起變革,各老總大多眾口一詞地回應:“苦練內功”。如今,受市場所迫,“苦練內功”終于有了實質性的進展,而進展的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成本控制,一是挖掘新的利潤點。無論是通過流程的優化和科學的管理,不斷降低企業的運營和施工成本,還是通過發力高端或者軟裝配套來尋求新的利潤點,對于裝飾公司而言不僅關乎長足發展,更關乎現下生存。不過,在冷雪峰看來,對于品牌 家裝 公司而言,流程和管理方面已經相對比較成熟,想要在現有基礎上取得好的業績還迫切需要新的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