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環保部發布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2013年度空氣質量狀況,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60.5%,霧霾污染嚴重,經濟粗放式發展帶來的環保欠債問題集中爆發……”
“在2014第七屆環境產業大會上,環保部科技司副司長胥樹凡透露,國務院近期將發布《關于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有多項關于推進環保產業發展的內容。”
……
從近期這一系列的新聞動態中不難發現,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經成為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環保產業后續政策出臺預期的愈發強烈,節能環保領域投資有望借此迎來新一輪增長。值得肯定的是,國家相關部門釋放出對節能環保產業給予政策和經濟方面扶持的信號,這對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項目來講至關重要。面對著節能環保“富礦”,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的環保事業能否迎來春天?分析人士指出,建筑廢物再生利用領域很大程度上有成為日后環保事業的重點的可能,那么在業內一直領先發展的綠發鵬程的新商機也會隨之而來。
談到建筑廢物再生利用事業的發展歷程,綠發鵬程的市場負責人表示,近幾年的道路其實并不十分順利,甚至企業在近期還遭受到了誤解與誹謗,造成這種局面的因素是多元的,但總體上來說,建筑廢物再生利用項目是利國利民且存在很大潛力的事業領域,我們還是會堅持走下去。
的確,正如綠發鵬程的市場負責人所言,建筑廢物再生利用的環保項目在我國發展的相對滯后,這與我國是建筑廢物污染最嚴重的國家現狀產生極大的反差,整個領域組織機構不明、技術相對落后、資金保證不到位等問題一直存在。正是這樣的環境,讓本來前景光明的建筑廢物回收再利用領域遭遇“尷尬”。
慶幸的是,隨著霧霾對環境影響的日益強烈,國家相關部門對環境治理與節能環保事業的支持即將陸續落實,這也給建筑廢物回收再利用事業帶來希望。業內人士則認為,光明的節能環保產業前景,不代表建筑廢物資源化領域的問題不存在,蛋糕面前,像綠發鵬程這樣相對成熟的企業可能機會更大一些,商機更多。
原來,綠發鵬程于2008年已通過龍崗區政府特許經營龍崗區建筑廢物回收再利用項目,年處理建筑廢物100萬噸以上,總投資已超億元,該項目被評為深圳市龍崗區循環經濟示范項目、深圳市綠色再生建材產品示范項目、深圳市2009年十大低碳企業并獲得深圳市環保節能自主100項等多個榮譽和獎項;2011年10月通過招商引資方式,投資建設貴州省望謨縣年處理100萬噸建筑廢物綜合利用項目;另外,2011年12月通過競標方式承擔建設部九窩余泥渣土受納場建筑廢物綜合利用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而2012年4月與伊朗TTS公司成功簽約,獨家為德黑蘭設計建筑廢物處理方案。
如此說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不無道理,隨著我國節能環保事業的打開,綠發鵬程這樣在技術、品牌以及創新方面獨具特色的企業完全有可能最先搶占先機,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據悉,綠發鵬程公司已研發和生產建筑廢物再生產品有六大系列40多個品種,再生產品企業標準已通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核、備案;產品已列入《深圳市循環經濟產品推廣導向目錄》,應用于深圳地鐵、大運會等大型建筑工程,產品質量得到市場廣泛認可,用戶滿意度高,市場客戶已有1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