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5日,新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臺,再次明確商家在銷售商品的時候不得進行引人誤解或者虛假的宣傳。目前,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對紅星美凱龍、好美家、百安居等13家建材市場的36種內墻涂料產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抽樣調查比較試驗,揭露涂料行業眾多“概念”誤區,向消費者提供客觀、公正、可比較的信息。
此次調查基本涵蓋了消費者熟知的國內外知名品牌,調查人員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購買兩種相同品牌型號和批次的產品作為樣品,進行了漆膜的對比率、耐洗刷性及有害物質檢測,并進行了涂料的甲醛凈化性能、涂料的耐沾污性能、防酶性能的檢測三個對比實驗,實驗委托上海市建筑材料及構件質量監督檢驗站進行。檢測站首先對涂料的基礎質量進行了檢測,主要包括有害物質和洗刷性能兩項指標,36件樣品中符合國家標準的有34件,符合率為94.4%。此外,上海消保委還針對產品包裝上明示"除醛、凈醛、凈味、防霉、耐沾污性"和其他商家宣稱的概念性產品,委托檢測機構對甲醛凈化性能、耐沾污性能等相關環保和性能指標進行了檢測。其中,經檢驗,雯碩牌活性炭凈味抗菌墻面漆和荷蘭小子活力室內平頂漆(兒童漆)不合格。
消保委在采樣的過程中發現,涂料的外包裝大多采用“凈味”、“無添加”、“即刷即住”、“竹炭”、“凈化”“開發兒童智力”等眾多概念用語,這些概念已經成為商家推銷商品的賣點,賣點越多消費者需要為此付出的費用就越高。
消費者究竟該不該為這些概念買單?上海市消費者權益委員會副委員長唐健盛談到:現在很多主打健康品牌的產品不斷推向市場,也出現了很多概念,消費者對這些概念很不了解,通過這次涂料的比較實驗,在很多程度上,從日常出發,從市場中的一些概念入手,來辨清其真假,告訴消費者哪些東西是真正符合它宣傳的,有些東西并不是符合環保健康的。
此次抽檢的36種商品有26種標有除甲醛,凈味,凈化、竹炭,兒童涂料等概念,這些概念產品的宣傳都暗含凈化空氣的效能,實驗室對這些產品的甲醛凈化效能的測試顯示,達到凈化標準的比例并不高,從“甲醛凈化效能”的比較結果來看,總的大概有將近百分之五十的商品做下來是沒有甲醛的凈化效能的。而“竹炭”概念的比較實驗結果顯示,五種產品有四種達不到行業標準中甲醛凈化功能的標準。深受廣大主婦喜愛的兒童漆,實驗發現,五種包裝明示兒童概念的產品相關環保和性能和普通涂料差別不大,兒童漆的抗污性,耐沾污實驗結果26款產品中只有三款品牌的產品達到六十分以上,企業在推出這個功能前并沒有請第三方機構檢測,都是企業內部實驗數據。
加入“竹炭”可以凈化空氣,兒童漆凈化甲醛功能最強,涂料可以幫助開發智力,一個個新概念被商家推出,卻得不到理論支持。
針對這種情況,上海市消保委請相關企業代表解釋這些新概念,各個企業的回答不一。
多樂士企業代表:“這個竹炭當時不是我做的,竹炭比較特殊,市面上不能隨便買到,還得回去拿一些資料。”
華潤涂料企業代表:“我們使用的基本上是溶劑,我們會要求供應商提供保證,所以,是供應商作出質量承諾,廠方進行嚴格的審核。”
嘉寶莉企業代表:“這只是一個概念,產品的一個宣傳點,的確沒有理論支撐。其所謂的階段性設計理論則是來自奶粉的靈感。”
上海市消保委把這次比較實驗中發現的虛假宣傳的相關線索提供給了上海市工商局,上海市工商局對相關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目前,兩家企業已經對問題產品進行了下架,而“環保涂料可以開發智力”的嘉寶莉公司因涉嫌違虛假宣傳被立案調查。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消費者多掏出一分錢,我就應該多給他一分錢的產品和服務,才叫做公平,消費市場只有有了這種公平,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同時這種公平,也是企業間競爭的底線,要是這些都沒有了,不僅是項費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護,整個消費市場的發展,可能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小資料:
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新聞夜線》“3·15再行動”特別節目專門針對老百姓關注涂料安全問題,進行了深度調查。
調查中,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知道裝修導致的室內污染會對人體健康帶來造成極大的威脅。很多市民表示,如果家里裝修,一定會選擇健康環保的涂料產品。但是,很多涂料產品包裝上宣傳的新功能卻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為此,上海電視臺的記者找了6個環境產品相近的房間對6種涂料進行了涂刷對比。對比發現,6個房間中5個房間在涂刷涂料后空氣質量中TVOC的總揮發有機物數值明顯上升。其中一個房間的數值甚至比涂刷前高出3000倍,超過國家標準5倍。而該產品也明確宣傳自己是環保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油漆在包裝上分別宣稱可以即刷即住、抗甲醛特別適應于兒童房間的都沒有表明涂刷后需要通風才能入住 那這些企業是否存在有害物質超標呢,企業是否存在虛假宣傳呢,由于記者的實驗很難排除環境的因素,所以要想弄清除這些宣傳的效果,還需要在專業密封環境中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