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家具破損檢測模式將終結
取一塊板進行檢測結果就代表整套家具的品質,這種家具質量檢測模式即將成為歷史。最近在廊坊召開的全國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家具標委會”)工作會議上傳出信息,針對木家具、軟體家具和沙發三類家具產品有害物質限量的國家標準將于近期公布實施,這三項標準對家具檢測標準進行了變革—由無損檢測代替破損檢測。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稱,新模式不僅能夠準確測定家具的甲醛、VOC等有害物質的釋放量,而且能夠指導生產與消費,是家具行業一次巨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采用全新的氣候箱法,把整套家具放入特制的容器中,不用破壞產品,“這種變化將是家具行業的一次重大變革”。
據了解,氣候箱法是指將整套家具放入溫度、相對濕度、空氣流速和空氣置換率控制在一定值的氣候箱內,定期抽取箱內空氣,將抽出的空氣通過盛有蒸餾水的吸收瓶,空氣中的甲醛全部溶入水中,測定吸收液中的甲醛量及抽取的空氣體積,計算出每立方米空氣中的甲醛量。專家認為,這種新的檢測模式是將國際領先技術結合中國實際研發而成,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不僅能指導生產,而且能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的健康產品。
北京 家居 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晨認為,標準可以變成提升企業高度的利器,從而鞭策企業進步。現在家具行業普遍存在一個怪象,家具企業只有在質監機構抽查執法檢測出產品不合格時,才會想辦法去整改,那時許多不合格的產品已經流入市場,造成了危害,對企業的品牌聲譽也帶來了損害。不過,很多企業產品不合格并非主觀故意,而是客觀上難以掌控。比如,在中國家具協會最近舉行的一次彈簧軟床墊質量調查中,有一個頗為知名的企業產品不合格,多次檢測依然不合格,根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里,將其解剖并檢測每一種物料才發現問題出在一種海綿上,換掉這種海綿,產品就合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