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00多元/m2的地板竟毀在保養上
專家提醒實木地板保養過度適得其反
讀者投訴
貴重地板出現瓦楞走形
周女士說,今年5月底她在建材賣場選購了50多平方米某知名品牌地板,因為木種是亞花梨,所以價格特別貴。經幾番討價還價最終以每平方米735元的價格成交,共計3萬多元。“憑良心講,地板雖說價格貴了點,但質量還是不錯的,鋪后的整體效果家人都較滿意。”周女士稱,壞就壞在不該聽地板保養人員的話。
地板鋪好后沒幾天,有一位姓陸的師傅上門做保養。陸師傅簡單打理地板后,就開始推銷一系列收費項目,說好地板要每隔一至兩周保養一次,不然會開裂變形,并賣力地介紹一種地板專用精油。經不起熱情促銷,周女士買了10瓶精油和24次保養,花了4000多元。但三次保養下來,發現地板不對頭了,一開始地面是平平整整的,現在地板與地板之間縫隙的部位翹起來了,像瓦片一樣兩邊拱起,踩上去有點“杠腳”。跟陸師傅溝通,他說沒有問題,過一段時間會好起來的。
上周,記者與周女士請來的第三方監理來到現場查看,監理說是因為地板保養過度,吸水后膨脹造成瓦楞現象。如果當時鋪裝地板時留有合理的間隙縫,經過一段時間通風,保持室內干燥,地板會慢慢收縮,瓦楞“病相”會有所好轉,但恢復到剛鋪時的效果可能性不大。如果沒留有伸縮縫隙,保養過于頻繁,或遇到潮濕天氣,地板瓦楞加劇,整改起來較為麻煩。
工人說法
開了地暖后可能會好些
記者電話聯系上當時做保養的陸師傅,他說地板出現瓦楞現象并非他保養造成的,也不是地板的質量問題。他認為很可能是當初地板鋪得太緊造成的,等業主家里開了地暖以后可能會好些。
記者聯系上該品牌地板負責人李先生,他表示他們公司的地板保養全部是外包出去的,但最近市場上出現打著他們地板的旗號招攬地板保養生意的“游擊隊”,他正在追查這些人。當然,也不排除有不守規矩的企業內部人員,把業主的信息透露給外面不正規的地板保養人員。那些不正規保養人員的作為,已給他的品牌帶來一定的傷害。“保養方面出了問題,與我們公司無關,業主應找保養人員負責,我們公司也將對此事件進一步追查。”
昨天,周女士致電記者表示,陸師傅已答應退掉用剩下的精油,合計1000多元,但還有20來次保養不給退。隨后,記者又電話采訪了陸師傅,并將地板品牌商李先生的表態告訴他。“我就是這家地板的員工,不然我怎么會使用標有這家地板名頭的精油?”至于為什么不退余下的20來次保養,陸師傅說,公司規定不能退就是不能退,他個人決定不了。
專家建議
三個月至半年保養一次
南京林業大學木材工業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彬淵教授指出,實木地板如果保養不得當,就會給地板結構造成一定的破壞,使地板變形。比如,業主用帶水的拖把擦地板,或地板不慎泡了水,或一個月兩三次打蠟抹精油等,特別是一些劣質的精油,滲入地板脆弱的側面,造成含水率偏高(超過14%),地板吸水后膨脹,就會出現瓦楞現象。實木地板正常是每三個月至半年保養一次就足夠了,因為地板表面本身已有油漆保護層,保養時也不必過分地打蠟,或使用太多的精油,做不好就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