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家裝 電商成新寵
“十一”已過,作為“金九銀十”的重頭戲,當下也是 家居 企業最為看重的促銷季,按照一般行業慣例,這7天內的銷售業績相當于全年10%-15%的銷售數額,因此,很多企業也將此作為沖刺年終任務的關鍵。
記者走訪了部分家具賣場和裝飾城后發現,原本指望靠著國慶小長假促銷賺錢的商家今年很失望,雖然不少商家早早地就開始“備戰”打出較低的折扣,但市民的消費熱情仍然不高,無論商家們如何賣力地促銷,消費者就是穩穩得攥緊錢袋,遲遲火不起來的 家居 建材消費,讓商家倍感“透心涼”。
呼和浩特居然之家玉泉店的一家衛浴品牌店銷售人員介紹,總體比較起來,在銷售上,今年相比去年基本保持持平,略有下降。與往年相比,客流暴增的情況有所減少,人氣平緩成為今年十一的主要現象。
與實體店的冷清相比, 家裝 電商的日子卻過得風生水起,電商對 家居 行業的沖擊開始顯現。尤其今年,各個 家居 電商平臺逐漸建立,齊家網、土巴兔、百變加、美樂樂、 家裝 e站等品牌,無論是沉淀多年,還是今年新出現的產品,都在強勢攻占消費市場。天貓上的各種 家居 品牌旗艦店,也是“捷報”頻傳。
隨著“雙十一”的臨近,萬眾網民都在期待上市后的阿里巴巴以及其旗下天貓 家裝 是否會有大型的 家裝 促銷活動。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雙十一” 家裝 電商或許會為 家裝 行業的未來劃出一道明顯的區分線。
“本想趁著假期出來看看了解行情,結果轉了大半天還是一無所獲。都說 家裝 行業水深,這一圈轉下來也沒看出里面的門道,一個店家一種說法,弄得我們暈頭轉向,現在裝修太難,我準備從網上買建材,有消費者自己的評價,參考性更大些。”在呼和浩特紅星美凱龍 家居 生活廣場內,“80后”的林女士決定把目光投向電商。
眾所周知, 家裝 中的各種營銷陷阱一直是消費者頭疼的問題。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中,“合同不規范、材料不合格、事后維修無保障”成為了 家裝 消費投訴的三大難點。但利用電商平臺消費 家裝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付款方式上多了一層保障,同時評價系統也會顯示,由此帶給商家的壓力可能會使服務更完善周到。
打開天貓的 家裝 服務頻道,可以看到消費者熟悉的實創裝飾、輕舟幸福億 家裝 飾、元洲裝飾、樂屋裝飾都赫然在列。
不少年輕的業主表示自己在選擇 家居 建材時多青睞網購,“我現在購物車都快裝不下了,”今年十一月新房才交工的小李對記者說,“就等‘雙十一’那天打折降價再付款,物流慢沒關系,反正我也不著急,關鍵是便宜啊”。現實中像小李一樣的年輕一代并不在少數。
家裝 有風險,選擇需謹慎。面對用攢大半輩子錢購得的房子,誰不希望裝修的舒適、安全、符合心意?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治理 家裝 難的問題,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行業協會將在今明兩年相繼推出《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家庭居室裝飾裝修質量驗收標準2013》《 家居 行業經營服務規范》以及《居室布線設計指導規范》四大 家裝 標準,要求對家庭裝修施工質量、細節以及驗收標準進行規范。
上述新規的出臺,對商家而言意味著更多的約束和規范,對于消費者而言則意味著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