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里的盜洞已被裝著沙子和土的編織袋封蓋。 華商報 趙雄韜攝
秦始皇祖先陵墓被盜掘
秦東陵位于秦始皇陵西側,因為位于秦都城咸陽之東,被稱為秦東陵,這里埋葬著秦始皇的祖先。10月份,有關部門在秦東陵發現了30多米深的盜洞。目前,專案組已經抓捕了數名犯罪嫌疑人,公安部與國家文物局也派員赴西安督辦。
秦東陵總面積超過24平方公里,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亞”字型墓葬三座,“中”字型墓葬2座,歷年出土了大量銅器、鐵器、陶器及筒瓦、板瓦、瓦當等建筑材料。前日(11月24日),記者實地探訪了被盜的陵園。
9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
根據西安市臨潼區文物局關于秦東陵盜墓案件情況的報告,秦東陵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在10月8日例行文物巡查時,在秦東陵一號陵園M1封土頂部一回填盜洞塌陷處發現新填土痕跡,并發現有多半截新鋼鋸條和一電話機電池扣板。到20日中午又發現人為擾動跡象,并在盜洞現場撿到對講機一部,遂于當日17時到斜口派出所報案。民警接案后,立即到達現場,發現盜洞總深約36米,開口呈70厘米×50厘米,洞口下1米處有支撐,上面用裝滿土的編織袋堆積蓋土掩飾,其中一個編織袋內裝有粗細兩條長約30米的線繩及菜刀、手套、通氣用塑料軟管。同時,在盜洞壁上發現一根長30余米電線,其一頭有插頭一頭有三孔插座,壁上還有兩條通氣軟管,一頭系有一個鼓風機。
在派人夜間值守后,21日早文物人員會同當地派出所、刑警隊及文化站等工作人員再次到達現場取證,采取把攝像機與強光手電放入盜洞查看的辦法,發現盜洞底層似有條形槨棺木。下午又先后三次把攝像機放入盜洞,發現墓室槨棺木隨處可見,破壞情況十分嚴重。臨潼區文物部門遂保護現場加強夜間巡查,并上報西安市、陜西省有關部門。
鑒于盜墓活動猖獗,25日西安市臨潼區政府成立了專案組,陜西省及西安市公安等有關部門開始進行協作破案。
據知情人士介紹,截至目前專案組已經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因沒有追到足夠定罪級別的贓物,嫌疑人都聲稱沒有盜竊文物。
在中心墓上方爆破挖洞
初冬時節,西安市臨潼區斜口街辦范家莊村,提起“秦東陵被盜”,村民們異常激動。“10月份,有賊娃子來盜墓,還使用了炸藥,那可是秦始皇的祖先陵墓。”
在村民的帶領下,記者在范家莊村西邊的田地里,尋找到了陵園被盜的痕跡。
“秦東陵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就在一片荒草叢中。碑上顯示的立碑時間是2006年5月25日,碑文上寫著:秦東陵發現于1986年,現探明有4座陵園,保護范圍為24平方公里,保護范圍為東至三家坡村,西至韓嶺古河道,南至井深溝,北至武家坡。
在石碑西南百余米處的一處棉花田里,是盜墓賊作案時留下的盜洞。盜洞已被裝著沙子和土的編織袋封蓋,但仍能看出土層被人為動過的痕跡。在盜洞周圍,記者發現了一次性手套、滑輪的包裝盒,還有大量煙盒和香腸包裝。
看管秦東陵的范家莊村村民王經柱介紹,盜墓賊是使用擠壓式爆破(即在地下埋好炸藥,爆炸時將泥土擠壓到兩邊,形成一個可容納一人上下的洞穴,在盜洞周圍少見多余泥土)的方式,在中心墓上方,挖出一個深36米的深洞。
據知情人士介紹,嫌疑人向民警交代,他們正是用擠壓式爆破的方式,挖了一個深洞。人進去后發現,這座墓以前曾發生過坍塌,也有被盜痕跡,要是再往前走的話,恐怕氧氣不足。他們便以此為理由給幕后老板打電話,想抬高價錢。老板授意他們繼續挖,并同意抬高價錢。
進一步的調查表明,秦東陵除了一座大墓被盜之外,其他幾座大墓此前應該也已被盜,只因未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不清楚其具體情形。
陵區風貌破壞嚴重
今年3月,記者曾到秦東陵采訪,發現秦東陵陵園內分布著大大小小10多座磚廠,長年累月的燒磚取土,嚴重破壞了陵園風貌。“磚廠太多了,不但影響了陵園整體外觀,而且,由于文物保護意識不強,經常會出現一些破壞古墓葬的事,文物安全受到威脅。”秦東陵文管所所長高海鋒說。他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盡快研究出臺方案,關停陵園保護范圍內的磚廠。
高海峰說,秦東陵文管所專門做了一個調研報告,申請在陵區內設置地波探測報警裝置,或者安裝電子攝像頭,全面監控文物安全。“總投資近300萬,是個不小的數字,希望能得到落實,解我們燃眉之急。”
據知情者透露,盜墓案發后公安部、國家文物局派專人來陜督查此案,對于盜洞,“要么搶救性開挖,要么回填,目前還不確定。”據了解,事發后,相關部門數次開會,要求封鎖消息,加緊調查。 延伸閱讀:秦東陵迷霧重重
上世紀80年代的考古調查資料顯示,秦東陵內埋葬著秦始皇的祖父孝文王與養祖母華陽太后、父親莊襄王與母親帝太后,其中最高級別的亞字形墓葬3座,中字形墓葬2座。由于沒有進行過搶救性考古發掘,秦東陵始終籠罩著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