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盯緊櫥柜業“小不小康,先看廚房。”時下,廚房裝修 已經成為家庭裝修的重點工程,相關的整體櫥柜 市場也隨之活躍起來。業內人士介紹,近兩年,整體櫥柜市場發展迅速,一些家具商場專門設立了櫥柜一條街以及專門的銷售區域,櫥柜的牌子足有百余個,櫥柜價格 從每延長米1000元左右到上萬元不等,水晶板、三氯氫胺貼膜、鋼琴漆板等板材讓消費者眼花繚亂。業內人士透露,與這些相比,消費者更難掌握的是不良商家玩的貓膩。
最近,國內一些櫥柜界龍頭企業紛紛對櫥柜消費問題提出了十大主張,引起廣大消費者和業界的廣泛關注。其中,“買櫥柜不是買長度而是買有效容積”的這一主張,又一次引發了櫥柜業有關計價方式與性價比孰重孰輕的討論。
市場:櫥柜計價方式有兩種
據了解,目前櫥柜業最普遍采用的計價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延長米計價(以下簡稱延米價),即按櫥柜柜體的長度來計算,如報價1200元/延長米。
計算櫥柜費用時則具體為:單位延米價×櫥柜長度,實木地柜 、吊柜分別計價。一般這種延米價包含了門板、柜體、基本五金件,客戶根據個人需要增加的抽屜、拉籃等按實際需求另外加價。此外,因為臺面有較多的搭配選擇,所以延米報價不含臺面。另一種計價方式則是按單元柜計價。這種計價方式是將柜體、柜門、五金件作為一個整體計算,以每一款式為基本單元,可認為是定款定價。在計算費用時將組成整套櫥柜 的單元柜分別計價,然后加出總價。具體為:某地柜單價×個數+某地柜單價×個數。
據了解,目前哈埠櫥柜業也都采用上述這兩種計價方式,由于國產櫥柜產品在市場中所占比例要遠遠大于國外產品,所以其中用得最多的計價方式還是第一種,即按延長米計價。但最近在櫥柜業有關計價方式的討論中,有人提出,這種方式會產生諸多弊病。記者由此采訪了哈埠部分櫥柜生產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