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內風行的山寨產品遭到創意大師猛烈抨擊,認為是一種中國式悲哀。“這一切的背后都是傳統填鴨式教育的惡果!”
國內風行的山寨產品遭到創意大師猛烈抨擊,認為是一種中國式悲哀。“這一切的背后都是傳統填鴨式教育的惡果!”11月20日,創意成都2009走進四川文化產業學院。受邀出席活動的臺灣著名創意設計大師石大宇猛烈抨擊說,傳統填鴨式教育阻礙了國人創新力的發展,導致了國人對設計原創的認識與重視不夠,致使山寨產品橫行無忌。
設計界從來沒有天才一說
面對上千名四川文化產業學院學生,祖籍重慶、生長在臺灣的著名設計師石大宇以《從我對設計的看法淺談文化創意》為題,開始了自己生平第一次的主題演講。
臺灣著名創意大師猛烈抨擊填鴨教育模式
石大宇說,設計就是一個動作,是作者將想表達的情感和對社會的理解通過繪畫、圖紙、邏輯及色彩等方式表達出來,并與人交流的一種行為,“設計在文化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石大宇解釋說,設計不單純是個人的行為,而是附帶有社會責任和道德觀和論理價值的產品,“工業設計是通過設計產生新的產品,為社會進步和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因此,設計首先考慮的就是設計新產品的社會意義。”
石大宇稱,如果是生產一種塑料,但幾年后卻不能降解,結果被社會淘汰,“這個設計就是在給社會制造垃圾。設計不是為社會制造垃圾,而應為社會制造財富。”石大宇認為設計需要智慧和知識,需要人的長期社會閱歷積累和不斷總結積累,“設計界是沒有天才一說的。”
傳統教育阻礙國人創新力
“設計最重要的生命在于原創。”石大宇說,令人悲哀的是現在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山寨的東西就始終存在,抄襲與借鑒到處都是,“造成山寨橫行的原因是國人不懂原創,甚至不知道和了解原創。在傳統填鴨式教育和唯分數論的教育模式下,人人都在追求升學率中學習。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到處找老師補習,看各式各樣的參考書籍,這種學習習慣和教育模式讓孩子從小就學會了借鑒和參考別人,結果失去了自己獨立思考的機會。所以長大后的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懂得什么是原創,這就是現在山寨隨處可見的根源!”
石大宇稱,雖然現在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但中國卻失去了自主創新的原動力,“同樣中國的教育也是如此。”石大宇認為原創就是做創作的人將心中想法和和主張通過設計創作出來與人溝通,并從中實現社會價值,“原創不等同于參考和借鑒,這是一種通過自我尋找找到與眾不同東西的過程。雖然借鑒也能取得的一定成果,但卻不能稱之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