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早上8點,衡陽的何偉銘坐了一夜的火車到達廣州后,就急忙搭上去順德的汽車,為的就是早一點參加這天開幕的順德家電展。
山寨的土壤
“小家電市場競爭太惡劣了。在衡陽這么一個小城市,就有200多個經銷商在做小家電。雖然自己經營小家電的凈利在7%左右,但市場蛋糕就這么大,每個人都切一點,根本做不起規模,賺的錢也不多。”何偉銘有著自己的困惑和自己的算盤,“聽說偏遠地區,比如廣西和貴州的生意好做,如果衡陽做不下去,也可以去那些地方試試。”
因此,何偉銘這次參加順德家電展的目的,除了與老客戶保持一個正常的聯系外,也想尋求更多小家電產品的代理權。
其實何偉銘的苦惱,也反映了廣東珠三角眾多小家電廠家的真實生存狀況。
“每年都有20%~30%的小家電品牌退出市場,但每年都有更多的小家電品牌誕生。”志高小家電事業部副總經理鄧學南對CBN記者指出,“中國特色”的模仿能力在小家電行業體現得淋漓盡致,家庭式小作坊數不勝數,他們時刻關注著市場的發展動態,只要發現哪類產品銷得好,就可能在下批產品中加入這一市場。
“這個行業就像搬運工一樣,絕對微利。太多雜牌充斥市場,價格體系太亂了。”一位小家電廠家高層對CBN記者表示。
CBN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各家企業推出小家電產品幾乎都差不多,同質化現象異常嚴重。比如,去年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而暢銷的豆漿機,在展會現場,只要做生活小家電的,幾乎每家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豆漿機。
市場調研公司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07年市場上生產近吸式油煙機的品牌只有10個,但到今年10月,品牌數量已經上升到49個。
“創新型產品只要好銷,今天你有新產品,明天就會有仿冒者。”鄧學南舉例說,去年志高推出了無網豆漿機,還特別申請了專利,但現在市面上的豆漿機幾乎都是無網的,“別人在結構上稍微改一下,就繞過你的專利了。整體來說,小家電的技術門檻不高。”
鄧學南表示,造成目前小家電這種無序競爭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太大,而小家電產品范圍和類別廣,渠道也特別多。
“找幾個有實力的經銷商,就可以把量做起來。”鄧學南指出,有些廠家在這次展會上還很火熱,說不定展會開完,它就關門了。
小家電市場的前景
在爭得“你死我活”的市場中,企業之所以還在堅持,因為小家電市場巨大,保守估計每年都有數千億元的市場,大家都是希望將別人擠出這個市場。
數據顯示,2006年小家電生產企業就已經突破5000家。
而根據發達國家的市場經驗,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小家電消費將進入快速成長期,目前歐美國家每戶平均擁有小家電數量在20~30件的水平。而2008年中國的人均GDP已達到3266.8美元,中國家庭平均擁有小家電數量還不到10件。
此外,小家電的生命周期一般只有3~6年,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傳統家電快,消費者對小家電有持續的換購需求。所有的數據均顯示,中國小家電市場正步入快速成長期。
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10月19日開幕的順德家電展似乎看不到任何金融風暴的痕跡,所有展位在幾個月前就已售罄。
佛山市順德區副區長蘇偉波表示,雖然順德家電企業的出口額有一定下滑,但通過企業與政府各方面的努力,整個狀況還不錯。參加本次家電展的企業數量達到439家,比去年還增加了5%。
品牌夢想
小家電九陽股份(002242.SZ)的成功也讓眾多小家電企業看到了品牌的魅力和發展的可能。
以一款豆漿機起家的九陽股份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達21.81億元,同比增長35.13%,實現凈利潤3.17億元,同比增長37.05%。而九陽的主要產品也不過是豆漿機、電磁爐、營養煲和榨汁機等小家電,但九陽豆漿機毛利率可以達到42.01%,營養煲毛利率也高達35.11%。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今年順德家電展上,一些不知名的小家電品牌也會請一些明星代言自己產品,希望自己的產品得到更多的代理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借此逃離低價的惡性競爭。還有一些企業以中標“家電下鄉”來展示公司實力。
“代理商選產品肯定會選產品品質好的、品牌形象好的。”何偉銘指出,做這種企業的產品也省心不少,不用擔心售后等問題。
聘請了軍旅歌手陳紅擔任公司品牌代理人的中山市紅運來電器公司總經理危立軍表示,請品牌形象代理人一方面是表現了公司做品牌的決心和力度,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公司實力,為招商提供更多噱頭。
事實上,中山紅運來電器公司等這類公司的改變,也是基于消費者需求的改變。
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副董事長李基祥指出,隨著人們收入的提升,對小家電的產品品質需求也在提升,對產品技術、外觀、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購買方式也更多樣化,比如電視購物和網上購物。這些都對小家電產品的品牌形象提出新的要求。
李基祥表示,目前消費者對中高端的小家電產品認可程度正在逐步增長,而超高端產品也有增長的趨勢。比如電烤箱去年800元左右的暢銷機型只有3個,今年已經上升到6個,3000元的電熱水器去年暢銷機型只有5個,今年也上升到7個。
當然對于這些仍然只能稱為山寨品牌的小企業來說,請明星代言不僅只是企業形象塑造的第一步,也是風險與機遇并存的第一步。但是,誰又敢小看山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