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 飾品并不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但對于中國來說是個起步早發展晚的行業。因為社會環境和經濟因素,60和70年代的人對于生活都比較務實,所以在那個年代的 家居 飾品大都是些像臺燈一樣實用性比較強的擺設物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80年后的人作為新時代的消費主力,在消費觀念上也變得開放許多,對潮流時尚追求,和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使得他們在喜歡 家居 生活中不時的增加些情趣、樂趣和驚喜來調劑緊張嚴肅的上班生活,時尚、新穎、多變的 家居 飾品也就成了這群年輕消費群體追逐的對象。
家居 飾品作為一個產業在新消費勢力的追捧下迅速的成長了起來,現在不管是在精品店還是在家具賣場,抑或是大商場,精致可愛的 家居 飾品隨處可見,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這個行業潛藏著的發展前景,但即便是如此,在 家居 飾品發展速度最快的這8年來,我們還是很難在中國 家居 飾品行業看到一個 家居 飾品的大品牌。
缺乏創意是中國 家居 飾品做品牌的致命傷
家居 飾品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中已經被定位為潮流的產物,它與家具跟時尚掛鉤不同, 家居 飾品更新的周期要比家具短很多,這就要求 家居 飾品的設計者要有足夠敏銳的觸覺去接收隨時都處于“更新”狀態的潮流信息。而現在走在一些街市的精品店中,還是能看見在幾年前已經流行過的 家居 飾品的款式和卡通形象。
沒有創意是潮流產品的致命傷,現在中國的 家居 飾品市場,產品是琳瑯滿目,但在這些商品中,類似的或雷同的產品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有創意的、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卻是少之又少。而要在 家居 飾品行業中,做出一個有號召力的品牌,主要看的是品牌后面的產品有沒有號召力,能不能體現品牌的個性,沒有創意的產品直接打擊到的是消費者的購買興趣,讓消費者沒有購買欲望的產品,它對自身品牌有著怎樣的影響力那是不言而喻的。
中間商在銷售中牟取暴利阻礙著行業的發展
家居 飾品,雖然只是裝飾 家居 的小飾物,但是它們在市場上出售的價格卻不是“小飾物”的價位,據了解,現時 家居 飾品市場一個簡單的陶罐大概要150元,一臺普通的仿古電話可能就要賣到一千多元,讓 家居 飾品擁有這樣驚人“身價”的并不是產品的生產商,而是產品的零售商在一買一賣之間賺取了3到5倍的差價!
提高了“身價”的 家居 裝飾品,無形中就會將一部分消費能力相對薄弱或是消費觀念相對保守的消費者拒之門外了,這從長遠的角度來講對行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或者有人會說我們需要的只是部分的客戶,而能夠“買得起”的這部分客戶對我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但是 家居 飾品在銷售過程中,價格上已經對消費者失去了誠信,試問現在所擁有的這部分“買得起”的客戶你又能保留多久呢?
家居 飾品在中國眾多的行業里是個朝陽產業,未來的發展有著無限的可能,但是如果對行業經營的方向把握不準,統籌不善,企業間不正當競爭也容易扼殺它的發展前景,因為剛發展起來的事物是容易成長也是容易被摧毀的。(來源:中國陶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