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7-24 13:19:42 來源:http://home.wx.HOUSE365.com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一盞品牌和款式完全相同的吊燈,在這家店售價700多元,在十幾米外的另一家店卻只售價400多元,第一個商家信誓旦旦地承諾“全市最低價”,并表示“那家店的東西肯定有問題”。
該信誰?該懷疑誰?在燈具市場中,標價混亂、亂打折扣的現象隨處可見,“花了高價卻買了便宜貨”的遭遇實在是再普通不過。
●燈具同款異價消費者到底賺了還是賠了
7月22日,記者在東建材走訪時,看到鄭州市民孫小姐正怒氣沖沖地從一家燈具店里向外走。記者詢問得知,孫小姐幾天前在這家燈具店以“四折”的價格,花費720元買了一盞水晶吊燈,當時店家信誓旦旦地承諾“全市最低價”,可是,她剛才在另一家燈具店里見到了一盞品牌和款式完全相同的吊燈,售價只有460元。她找店家理論,店家不僅對當初曾經做出的“全市最低價”承諾概不認賬,反而一口咬定“那家店的燈肯定有問題”。
記者在東建材附近的燈具批零市場以及其他各大 家居 賣場看到,“高標價、低折扣”的現象在燈具銷售行業普遍存在,經銷商的標價十分混亂。照明產品與花燈產品共同經營,一家店經營多個品牌,進貨渠道不明確、蓄意欺騙消費者等問題也很嚴重。
●商家傾訴苦水燈具如服裝經營風險太大
在鳳凰城燈具市場,一家規模較大的燈具店老板告訴記者,其代理的燈具品牌廠家要求經銷商不得低于“指導價”的八折銷售,目前基本已經做到“明碼實價”。“現在行業風氣不好,如果賣場規定燈具經銷商必須明碼實價,我們舉雙手贊成”。“我們的生存壓力非常大。燈具與其他建材不同,損耗很大。我們一般從廣東進貨,部分燈具會在運輸途中損毀,廠家對此不承擔賠償責任的。”同時,燈具經銷商還必須承擔一定的庫存風險。“燈具跟時裝有相似之處,潮流更新特別快,流行的風潮一過,庫存產品就賣不動了,就算三折特價都無人問津”。
●廠家“定價”畫圈不超越“游戲規則”就能存在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某 家居 賣場,某個品牌的家具、陶瓷、衛浴和櫥柜等產品通常只有一個展位,但是,相同品牌的照明產品卻有數個展位,且屬于不同的經銷商。對此,一家燈飾專賣店的劉經理直言不諱:“在同一個 家居 賣場多處布點,是廠家出于對銷售和品牌影響力等多重因素的考慮。”
記者還發現,在這些經營相同品牌、相同產品的經銷商處,消費者是有一定的討價還價余地的,“廠家一般會給經銷商一套‘指導價’,包含一般的零售價和打折價,經銷商是不能違反廠家的價格協議隨意報價的。經銷商在短期內為了拉動銷售可以出臺一些促銷政策,即使這樣,同樣必須在廠家規定的價格區間之內”。
劉經理說,如果經銷商違反了廠家的價格協議,輕則會被處以罰款,重則會被取消經銷資格。“經銷商之間是有一定監督作用的,但是,只要不違反廠家的價格協議,就算價格再低,其他經銷商也沒辦法”。
●缺乏知名品牌燈具“亂定價”源于牌子太雜
某 家居 賣場企劃部負責人說:“賣場與經銷商之間是租賃關系,無法干涉經銷商的報價、庫存等具體事宜。在一定程度上,品牌與價格是有關聯的,但在燈具行業,被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有幾個?如果有一天,這個行業能培養出幾個知名度很高的品牌,距離健康發展的目標就不遠了。”
另一家建材市場的運營總監認為,目前,該市場的燈具區實行“明碼標價”,要求商戶對所銷售的每一款產品必須有銷售標簽,并且標簽填寫要符合規范。不過,這位負責人承認,“明碼實價”一直是他們努力的大方向,實施起來仍有不小的難度,“我們也希望理清燈具的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系”。
在采訪中,很多 家居 賣場的負責人都不愿就“燈具價格混亂”這個問題發表過多的看法,也不愿透露各自的姓名。看來,“燈具明碼實價”的想法還只是一個空中樓閣,實施起來是有相當難度的, 家居 賣場內的商戶和品牌眾多,要想掌握各家經銷商的進貨渠道,摸清進貨價格,對于賣場來說是一項困難重重的工程。
不過,這些 家居 賣場的負責人都表示,“雖然我們暫時無法干預經銷商的報價,但是,如果消費者遭遇了不正當經營的欺騙,我們也決不會坐視不管”。(東方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