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麗飛
12月23日筆者參加了“2008家電企業媒體傳播創新論壇”。在相對成熟的家電行業,每到年底總會有各類主題會議召開,關于企業媒體傳播主題卻是首次。海爾、索尼、夏普、長虹、TCL、國美等20多家家電巨頭悉數到場,與此同時,家電行業近30家平面和網絡媒體亦無一缺席。一直以來大家都普遍認為企業與媒體合作的是微妙的、只能意會。而在這樣一個開放式的平臺,我們第一次了解到企業對媒體愛恨交織的真實想法,以及媒體無奈的叫苦不迭……
由此,筆者想就家電企業與媒體合作現狀與應努力實現的理想方向,試做如下探討:
首先、企業傳播觀念要革新,必須樹立與時俱進傳播思路
當市場已經進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作為產品同質化相對嚴重的家電業,企業需要時時培養傳播意識,也最好有公共關系的意識,媒體是一柄“雙刃”劍,發揮好可助力企業發展,處理不妥便成為企業的危機。
家電企業在傳播觀念上要告別只瞄準傳統媒體的做法,要全面轉向現代媒體系統整合傳播思路。
其次、企業要認識媒體、了解媒體運作規律
目前來看,受家電企業整體發展狀態與競爭程度趨于成熟與穩定等因素的影響,與家電業關聯度較高的媒體競爭也趨于穩定,但新傳播手段和技術的出現,將會對現有的媒體格局造成一定的沖擊。
媒體不是企業的朋友,也不是企業的敵人,媒體是社會的第三種力量,自有其內在的運作規律,企業要認識媒體、了解記者。市場經濟下的商業傳媒,競爭環境異常激烈,為了追求“獨家新聞”、突出“眼球”效應,那些能讓讀者刺激的新聞是他們不遺余力追逐的內容。因此企業的質量服務問題、CEO丑聞、財務危機等話題在當下的媒體上的出現當然不足為奇。然而客觀地講,當媒體在第一時間定義新聞時,有時很難不摻雜記者本人的觀點和認識,所以在沒有進行進一步核實和證明的情況下,企業的新聞就這樣被炮制出來了。而在公眾的心中,媒體的公信力依然強大和權威,所以,在這樣一種格局中,企業如果缺乏認識,會明顯出于被動狀態。
第三、企業傳播該如何操作
很多企業在做營銷推廣的時才想起媒體,平時忽略了對媒體的關注。只有極少數企業適時的給媒體提供線索和新聞,保持良好的溝通,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良性的互動。而在企業面臨危機時,愚蠢的企業深陷危機不能自拔,甚至跟媒體較勁,最后弄到一敗涂地;聰明的企業智慧應對,度過危機;卓越的企業逢兇化吉,轉“危”為“機”。對于家電企業和媒體的合作形式有兩條建議:
1、保持企業透明的新聞傳遞方式,填補信息真空策略。
保持企業透明的新聞傳遞方式,在平時和媒體記者保持良好的往來。無論是危機還是善舉,所有的事件發生后,由于公眾對事實情況一時不明,社會上會出現一種信息真空,公眾大腦處于一片空白。這時,要把握機會填補這一信息真空,以“先入為主”的優勢爭取引導輿論走向,避免出現大量謠言。
2、企業要學會借力媒體,讓自己的軟實力硬起來。
這一點非常有效但很難把握。媒體高手史玉柱說,要善于制造事件,讓媒體主動來關注自身,借力媒體可助力企業騰飛,如果火候把握不好,極有可能弄巧成拙。
當前時代的企業和企業家,機遇和挑戰并存,要學會在復雜的媒體環境下擦亮眼睛,要正確認識媒體,對待媒體,而與媒體的合作勢必要走向真正的雙贏時代,所謂“贏”與錢無關。這應該也是一大把網站主辦這次論壇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