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打開電扇,清風拂面,好不愜意,可因使用電風扇不當而得病的人也不少,究其原因,是因為不少人缺乏使用電風扇的常識。
怎樣使用風扇才正確呢?
有的人過于貪圖涼快,將電扇置于離身體很近的位置,久吹不停。這樣一來,能吹到風的一面汗水蒸發很快,體表溫度顯著下降,未被吹到的一面,汗水蒸發慢,表皮溫度相對較高,體表血管仍處于舒張狀態,最終導致人體的血液循環失去平衡,汗液排泄也不均衡,可能發生頭痛、頭暈、全身不適等癥狀,嚴重的還可誘發中風。
一些人在身體太熱多汗之時,突然用電扇猛吹,易引起熱傷風;有的人喜歡整夜不停地開電風扇睡覺,其實這樣對身體不利。因入睡后,人體的血液循環減慢,抵抗力減弱,開著電風扇吹風,極易受涼,引起感冒。
首先,風速不宜過大:現代科學認為,室內的風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尤其是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和在有過堂風的地方,電扇的風速更不可過大。
其次,不宜對人直吹:直吹,風邪易侵入體內,尤其是在身體虛弱或大汗淋漓時,最好讓電扇朝一個角落吹; 還有,電扇宜吹吹停停,宜用擺頭電扇,對于小兒、老人、身體虛弱的人,更宜少用電扇吹風,因為“邪之所腠,其氣必虛”,但可用電風扇調節室內氣流,借以間接降溫。
最后,要注意出汗較多時,不要立即在靜坐或靜臥情況下吹風,因為此時全身體表血管擴張,突然遭到涼風吹拂,往往會引起血管收縮,排汗立即停止,從而造成體內產熱和散熱失去平衡,多余的熱量反而排泄不出;另外,涼風吹襲后,局部防御功能下降,病毒細菌侵入,可產生上呼吸道感染,肌肉、關節疼痛,有的甚至腹痛、腹泄。 總之,使用電風扇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好事變壞事,于身體健康反而不利。
作為小家電產品中的一種,電風扇曾是眾多家庭在夏季必不可少的“親密朋友”。雖然由于空調的出現而導致其銷量下滑,但近幾年來,電風扇使用方便,送風過程自然的特點再次受到市場的青睞,許多家庭用戶都選擇了“空調+風扇”這樣的防暑組合。
如何提高電風扇的使用效率?
首先,選擇知名品牌。在選購時要選擇質量過硬的產品,由于風扇行業技術門檻低,市場上產品參差不齊,所以一定要選擇知名品牌的產品,這樣能夠保證質量。
其次,風扇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由于風扇能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動能,耗電量非常低,最高功率僅60W,相當于普通照明的臺燈所耗的電量。因此從節約能源的角度來說,盛夏季節使用風扇無疑是最佳的選擇。而將風扇搭配空調一起使用,空調溫度設定在26度-28度,則省電又省錢。
第三,盡量使用中檔或慢檔。就風扇本身的使用來說,一般扇葉大的風扇,電功率就大,消耗的電能也多,電風扇的耗電量與扇葉的轉速成正比,如400毫米的電扇,用快檔時耗電量為60W,使用慢檔,只有40W,同一臺電風扇的最快檔與最慢檔的耗電量相差40%,在快檔上使用1個小時的耗電量可在慢檔上使用將近2個小時。平時先開快檔,涼下來后多用慢檔,就可以減少電風扇的耗電。
第四,在使用時,風扇最好放置在門、窗旁邊。這樣,便于空氣流通,提高降溫效果,縮短使用時間,減少耗電量。
第五,保持運轉正常。有時候電扇也會出現搖頭失靈的情況,不搖頭其原因一是搖頭受阻,是由于連桿變形彎曲造成的,這時會有“滴滴”的響聲,可將變形的連桿拆下,整形后即可排除。二是傳動失靈,使動力得不到傳遞,可檢查牙桿、擺頭盤、齒箱、離合器等,凡發現有脫落、有異物卡死,以及因嚴重磨損后不能嚙合等現象,應排除或更換損失的零件。
搖頭不止,可能主要是由于搖控離合器或搖頭控制裝置中的鋼絲拉線斷裂或扎頭松脫引起的。鋼絲斷裂可更換新的鋼絲軟軸,扎頭松脫只要重新固定套管金屬頭即可。
第六,使用電風扇吹風不宜過大。現代科學認為,室內的風速最好控制在0.2-0.5米/秒,最大不宜超過3米/秒,因此,電扇吹風不要太大,尤其是在通風較好的房間和在有過堂風的地方。
最后,注意維護。電風扇最怕碰撞風葉,風葉變開會導致運轉不平衡,風量小,振動大,噪聲強,縮短風扇使用壽命。平時要注意風扇的維護,保持它的良好性能,避免風葉變形、震動等情況發生,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電能的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