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一季度家具行業進出口出現負增長,但在國家擴大內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下,家具行業生產及利潤呈現增長,表現出相對較好的發展勢頭。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到位,及2月19日國務院通過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開始實施,家具行業發展會得到較強支持,預計全年將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一、一季度家具行業走勢
(一)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669.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01%。4月份完成工業產值260.64億,同月比增長8%,1-4月累計同比增長7.2%。
由于出口下降,家具行業工業總產值的增速由多年來的兩位數降至一位數增長。盡管如此,行業產值仍能保持正增長,表明在國外市場需求減少同時,家具產品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家具內銷率從2008年的63.35%提高到2009年一季度的65.02%,增幅比上年同期更是增加了8.24個百分點。
(二)進出口規模同步萎縮,但出口環比開始回升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一季度家具行業累計出口值60.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3%。1-4月份累計出口82.4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累計進口值3.3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6.1%。出口值的環比增速回升,說明家具行業的出口有止跌變穩的趨勢。
(三)產品結構有所優化,行業利潤較大提升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總產量為14927.07萬件,比上年同期下降4.82%,但家具行業仍然有利潤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規模以上家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為382.9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89%;累計實現利稅25.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31%;實現利潤15.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70%,這表明家具行業在產量減少的情況下,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產品結構有所優化。
一季度數據表示,家具行業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兩極分化現象明顯。這說明家具行業已結束長達近20年的高速增長期,進入結構調整階段。
二、家具行業區域發展情況
(一)重點區域生產與效益情況
家具生產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山東、上海、河南、遼寧、江蘇,一季度上述八省市的累計產量占家具行業總產量的93.49%。
按產品分類看,木制家具生產集中在廣東、山東、浙江、遼寧,以上四省產量占木制家具總產量的78.01%;金屬家具生產集中在浙江、廣東、福建、上海,四省市產量占金屬家具總產量的90.04%;軟體家具生產集中在廣東、浙江,兩省產量占軟體家具總產量的68.13%。
一季度,各重點區域家具生產與效益發展較不平衡。雖然廣東、浙江等傳統優勢區域在生產規模、水平上仍保持領先地位,但效益下滑較多,且工業總產值增速出現放緩或倒退;山東、四川等家具行業起步較晚區域的工業總產值盡管低于廣東、浙江,但利潤或工業總產值增速方面已趕超上來;北京、天津的家具行業出現了生產與效益雙降或增產不增效的現象,行業形勢較差。
(二)重點省份情況比較
下面著重對廣東、浙江、山東、四川4個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加以介紹。
1、廣東省是中國最大的家具生產和出口省份。一季度,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64.81億元,產量4884.46萬件。增速僅為1.10%,低于全國家具行業的水平,利潤也較上年同期下降35.59%。
2、浙江省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家具行業發展較快的省份。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家具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01.84億元,產量4280.12萬件,均僅次于廣東。浙江省一季度家具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下降6.84%,結束了此前持續數年的快速增長期。
3、山東省家具行業依托環渤海經濟圈進行發展,家具產品主打國內市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太明顯。一季度,全省家具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90.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6%;1~2月累計實現利潤3.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7%。
4、四川省家具行業從起步開始便將產品定位在中低端。目前家具行業基本未受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盡管工業總產值與利潤都相對不高,但一季度總產值增長40.57%,利潤增長88.29%呈現快速發展除了鞏固原有的二、三級市場,不少四川家具品牌在一級市場也有一定突破,而且災后重建也使當地家具市場需求量有所上升。
三、各國針對家具貿易保護措施不斷增多
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1、自1月1日起,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對復合木制品中甲醛含量實施新標準;1月27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中國產床用非封閉內置彈簧組件反傾銷案做出肯定性損害終裁;2月10日,《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CPSIA)第一階段正式生效;3月,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家具行業展開第四次反傾銷年度行政復審。
2、繼法國、比利時、西班牙陸續頒布法令禁止進口、銷售含富馬酸二甲酯(DMF)家具后,3月17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要求各成員國保證不將含有生物殺滅劑富馬酸二甲酯的產品投放市場或銷售該產品的決定》。
3、各主要木材出口國不斷加大對木材采伐與出口的限制,俄羅斯從1月起上調原木出口關稅至80%,且每立方米不低于50歐元。
4、2月6日,土耳其對原產于中國的家具用附件及架座進行反傾銷日落復審立案調查。
四、未來發展趨勢預判
家具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不僅取決于自身的結構調整情況,還取決于政策扶持力度及與家具行業密切相關的房地產業的復蘇狀況。
(一)提高出口退稅率等政策支持家具行業回暖
伴隨著國家出臺投資4萬億元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和扶持輕紡工業健康發展六項措施,先后三次回調部分家具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將17個涉及家具的海關編碼商品從限制類目錄中剔除、并暫停加工貿易保證金臺賬“實轉”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逐步落實到位,以及國務院通過的《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開始實施,家具行業出口將得到較強的支持。
總體上全世界對物美價廉的中國制家具依賴度較大,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國,長期生產的貼牌產品相對滿足了國際市場的需要,同時也奠定了普及型產品的國際地位,因而家具行業“中國制造”的基本地位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二)行業自身調整為未來加速回暖奠定基礎
東部沿海地區受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響,家具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向中部及西南、東北等資源豐富地區梯度轉移的趨勢增強,呈現產業轉移規模擴大、轉移速度加快、轉移來源地相對集中等特點。同時,大量企業積極主動挖掘內銷渠道,搶灘內陸及沿海二、三級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將加速行業“洗牌”。
根據經濟周期性發展基本規律,產業在完成高速發展后必然會有一個調整期。總體速度放緩是一個正常調整,在未來5~10年我國家具業可能會經歷大規模的行業整合,在此過程中一部分企業將依靠自主品牌、創新設計、優良品質和低成本等優勢脫穎而出,繼而推動行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上升期。
(三)國家對房地產業宏觀調控將促進市場回暖
房地產市場的興旺與否直接關系到家具行業的未來走勢。目前,國內房市出現短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