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產價格的特點:
房地產價格與一般物價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共同之處是:A都是價格,用貨幣表示;B都有波動,受供求等因素的影響;C按質論價,優質高價,劣質低價。房地產價格與一般物價的不同,表現出房地產價格的特征。
房地產價格的特征主要有下列四個:
1、房地產價格既可表示為代價的價格,同時也可表示為使用和收益代價的租金
房地產價格與租金的關系,猶如本金與利息的關系。若要求取價格,只要能把握純收益和資本化率,依照收益法將純收益資本化即可。相反,若要求取租金,只要能把握價格及期待的資本化率,即可求得。
2、房地產價格實質上是房地產權益的價格
由于房地產的自然地理位置有不可移動性,結果其可以轉移的并非是房地產實物本身,而是有關該房地產的所有權、使用權或其他權益,所以房地產價格實質上是這些無形的權益的價格。房地產的實物狀態與其權益狀況并不總是一致的。因此,房地產估價與對房地產權益的了解、分析之間有密切關系是必然的。由于每種權益均會影響價格,同一宗房地產轉移的權益不同,估價結果也會不同。
3、房地產價格是在長期考慮下形成的。
一宗房地產通常與周圍其他宗房地產構成某一地區,但該地區并非固定不變,尤其是社會經濟位置經常在不斷變化,所以房地產價格是考慮該房地產過去如何使用,將來能作何種使用,總結這些考慮結果后才能形成房地產的今日價格(或某特定時間的價格)。在估價時,應密切注意把握今日的價格為昨日的展開、明日的反映這一事實。
4、房地產現實價格一般隨著交易的必要而個別形成,交易主體間的個別因素容易起作用
這是由于不可移動性、數量固定性、個別性等土地的自然特性,使房地產不同于一般物品。一般商品可以開展樣品交易、品名交易,其價格可以在交易市場上形成。而房地產則不能搬到一處作比較,要認識房地產,只有親自到所在地觀察。
二、房地產價格的種類:
進行房地產估價,必須弄清楚房地產價格的種類和每一種房地產價格的確切含義。不同的房地產價格,其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評估的原則、依據和考慮的因素也不盡相同。
1、市場價格、理論價格、評估價格
A市場價格
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簡稱市價,是房地產交易雙方的實際成交價格。它是已經完成了的事實。這種價格通常隨著時間、供求關系的變化及交易雙方的心態、偏好、素質的不同而經常波動。
市場價格可分為公平市價和非公平市價。公平市價,是指交易雙方在正常情況下的成交價格,不受一些不良因素,如不了解市場行情、壟斷、強迫交易等的影響。這個價格對交易雙方來說也是經濟合理的。反之則為非公平市價。
公平市價又可以說是賣方只按其要求的價格出售,買方只按其愿付的價格購入,賣方認為是最高價而買方認為是最低價,雙方均認為該項交易對己有益而自愿成交所形成的價格。
公平市價形成的條件歸納起來有下列七個
(a)公開市場;
(b)交易對象具備市場性
(c)交易雙方具備充分信息
(d)交易雙方不受任何壓力
(e)理性的經濟行為
(f)適當的期間完成交易
(g)正常合理的付款方式
B理論價格
房地產的理論價格,是如果將房地產放在合理的市場上交易,它應該實現的價格。理論價格不是事實,但又是客觀存在的。
C評估價格
房地產的評估價格,簡稱評估價,是估價人員對房地產客觀合理價格作出的一種估計、推測或判斷。評估價格也不是事實。
在評估市價時,房地產的評估價與市價有著密切的關系。由于房地產缺乏完全市場,在許可買賣的制度下,專門有估價機構為交易雙方提供服務,這種情況下的評估價往往會成為市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估價者的經驗、知識、愛好、利害關系等的不同,同一宗房地產,不同的估價者評估出來的價格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為求評估價格客觀合理,必須建立健全估價制度,制定估價技術標準和估價人員的職業道德準則。一般來說,具有豐富經驗的估價人員評估出的價格,較接近于市價。
評估價還可根據評估時采用的評估方法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用市場比較法評估求得的價格稱為比準價格,用成本法評估求得的價格稱為積算價格,用收益法評估求得的價格稱為收益價格。
由上可見,需要評估的是客觀合理的價格,而實際評估出的可能是帶有估價人員主觀因素的價格,這兩者又都可能與估價對象在市場上真正交易起來的成交價格不同。但從理論上所,一個良好的評估價格=公平市價=理論價格
2、土地價格、建筑物價格、房地價格
這是一組按照房地產的存在形態來劃分的價格。房地產的存在形態有下列三種:土地、建筑物、房地。房地產價格通常有土地價格、建筑物價格、房地價格之分。
A土地價格
土地價格,簡稱地價。如果是一塊無建筑物的空地,此價格即指該塊土地的價格;如果是一塊附有建筑物的土地,此價格是指該宗房地產中純土地部分的價格。
同一塊土地,在估價時考慮(或假設)的“生熟”程度不同,會有不同的價格。土地的“生熟”程度主要有下列六種:(a)未征用補償的農地。購此土地者需進行征用補償,支付征地補償費;(b)已征用補償但未做三通一平的土地。所謂“三通一平”,通常是指路通、水通、電通和場地平整;(c)已做三通一平的土地(e) 已做三通一平以上的開發土地,如已做七通一平的土地。“七通”是指具備了道路、給水、排水、電力、通訊、燃氣、熱力等設施和條件,“一平”是指土地平整;(d)在現有城區內附有待拆遷建筑物的土地。購此土地者需進行拆遷安置,支付拆遷補償安置費(f)已做拆遷安置的城市空地。
B建筑物價格
建筑物價格是指建筑物部分的價格,不包含其占用的土地的價格。人們平常所說的房價,如購買一套商品房的價格,購買一棟別墅的價格,通常是含有該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的價格在內,與這里的建筑物價格的含義不同。
C房地產價格
房地價格又稱房地混合價,是指建筑物連同其占用的土地的價格,往往同于上述人們平常所說的房價。
對于同一宗房地產來說:
房地價格=土地價格+建筑物價格
土地價格=房地價格-建筑物價格
建筑物價格=房地價格-土地價格
3、總價格、單位價格、樓面地價
這是一組按照房地產價格的表示單位來劃分的價格。
A總價格
房地產的總價格,簡稱總價,是指一宗房地產的整體價格。根據情況不同,房地產總價格的內容也不容,它可能是一塊面積為500m2的土地價格,一套面積為200m2的高級公寓的價格,或一片1km2的土地的價格,也可能是一個地區范圍內的全部房地產的價格,或者是一國全部房地產的價格。房地產的總價格一般不能說明房地產價格水平的高低。
B單位價格
房地產的單位價格,簡稱單價。對土地的單位價格來說,是指單位土地面積的土地價格;對建筑物的單位價格來說,是指單位建筑物面積的建筑物價格;對房地的單位價格來說,是指單位建筑物面積的房地價格。房地產的單位價格可以反映房地產價格水平的高低。
認清單位價格,要認清貨幣單位、面積單位及面積含義。以土地為例,土地單位價格與土地總價格的關系為:
土地單位價格=土地總價格÷土地總面積
由于各國或個地區的土地面積的計量單位不同,單位面積土地價格表示方式不盡相同,如我國內地通常采用每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