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的兒童家具企業已經達到近200家,相對于普通民用家具來講,兒童家具群體還不算大。在這個群體中,卻逐漸發展起一批占市場份額龐大的企業。記者在走訪多家兒童家具企業后,驚訝地發現,單個企業竟然能夠作出行業那么多的份額,那么,業內常提及的家具業的“國美”,會否誕生于兒童家具企業?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走訪了多家兒童家具企業,尋找“家具國美”。
“兒童家具細分市場比較分散,但會出現一些比較大的企業。壟斷式的企業,在未來兩三年后將慢慢浮出水面。”力盟(中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濤,面對記者關于家具業會否誕生“國美”的問題時,他相信在兒童家具的細分領域內,將會產生占據市場份額較大的企業。
據記者了解,家具行業由于生產分散、產業集中度不足、消費者需求各異、生產難有統一標準等原因,一直都難以誕生占據市場份額1%以上的企業。然而,記者發現,近年來,在細分領域中,兒童家具崛起了一批發展速度驚人的家具企業,如力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走上了兒童家具的前三位;恒大似乎已經成了兒童家具的老大;還有大批企業,如天美、金富雅、金天拓等,都開始在這個領域逐步做大。然而,兒童家具同屬家具大家庭的一員,家具企業共有的特點導致企業不能做大做強,兒童家具又具有什么優勢,可以擺脫家具企業共通特點的困擾呢?“白馬非馬”論是否能夠在兒童家具這一細分領域得以證實?
生產研發:家具形象集中
據記者了解,現在的兒童家具市場以環保為賣點的原木設計和以迎合兒童心理為主打的卡通設計平分秋色。如喜夢寶、愛心城堡、森林家具等都訴求原木環保,迪斯尼、七彩人生等都以卡通設計和活潑色彩奪人心智。另外,由于孩子每天都在成長,傳統的兒童家具就像童裝一樣需要不停地更新換代。
“一件家具就是一部電影。”楊濤向記者說。力盟作為美國華特迪士尼中國大陸授權商,在產品設計上,除了針對產品外,還擁有自己的裝修公司。由于產品的展廳必須營造一種電影氛圍,在設計上,除了考慮單個產品的設計以外,還將設計擺設家具的環境。
目前,中國的設計還處于“拍腦袋”時代,埋頭設計,通常都與市場脫節。但是,在兒童家具的設計上,環保是首要條件,除此以外,還必須貼近小孩子的消費心理。迪士尼的卡通形象、七彩人生的色彩氛圍,就是營造了與小孩子心理相近的童真世界。
在其他家具企業還處于注重單件產品開發研究的時候,大部分的兒童家具企業已經開始從營造家庭氛圍的角度去考慮設計。由于兒童家具消費者的單一性,其產品的研發都有一個鮮明的對象,不像其他企業一樣,“放之四海而皆準”。而兒童家具這一設計特點,使得它具備了其他細分家具沒有的“標準”,如迪士尼,他的標準就是把卡通形象融合在家具上,通過這個形象,來吸引消費者。
商業模式:不做家具產業
兒童家具的消費者是明確的、單一的,在中國,這個群體還是龐大的。表面上看,消費者是針對兒童,但是,最后真正消費家具的是家長。如何使得家長樂意消費小孩子喜歡的家具,這成了楊濤思考銷售模式的出發點。
“我們的目標是將迪士尼家具打造成為中國動漫產業衍生產品的最大的零售通道。”在接受珠三角家具報記者采訪的時候,楊濤多次強調,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情”。
楊濤認為,在目前這個階段,想依賴終端賣場的形式來保證企業不受金融風暴的沖擊是不切實際的。為此,家具企業必須抓住市場通路與品牌運作這兩個環節。
據珠三角家具報記者了解,力盟目前的商業模式,是集家具產業、動漫產業、兒童產業三者為一體的企業。它把 家居 產品作為動漫產業的衍生產品來運作。
當楊濤被問及工廠現在會否遭受苦難時,他笑著地說,工廠規模并不大,主要是與其他企業合作,別的企業做他們的配套。“普通企業是要滿足產量。但我們不是的,我們要做的是自己的動漫產業,我只需要把我的品牌運營好就可以了?,F在我們的銷售很好。如果像其他企業那種銷售模式,在國內鋪點擴張等,對兒童家具來說是不會成功的。”楊濤說。
據珠三角家具報記者了解,力盟確實不像一個傳統的家具企業。它對工廠并不關心,只關注品牌的運作、只關注小孩子關注的卡通人物、只關注怎樣才能加大企業在家長面前的知名度;力盟發給消費者的資料,不是介紹產品,而是教育家長如何選購適合兒童的、對兒童健康有益的家具;在上海紅星美凱龍,力盟將把原來1000平的賣場增加至3500平米,并在賣場內開設親子學校,提供親子教育……
這一系列的營銷手段,直接帶動了家具的銷售。據楊濤介紹,在9月份上海紅星店開店的一個月內,力盟的銷售額比全部進駐紅星的二層、三層的兒童家具企業銷售總和還要多一倍。
渠道變革:突破單一的零售通路
恒大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毅分析目前兒童家具的發展趨勢時認為,三年后,網絡銷售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目前渠道需要變革,而變革最終目的是讓消費者買到實在的家具。楊濤與譚毅有著類似的觀點,他認為目前家具行業的渠道過于單一,賣場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銷售的通路。
為此,楊濤通過別的方式試圖改變單一的銷售通路。他在上海派了20萬份DM雜志,直接將品牌的影響力滲透到消費者。廠商建設直營店,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但是,當中很有可能會存在很多廠家直營不了的,楊濤認為,只是因為企業的基礎還不夠堅實。他認為,未來渠道的模式,很有可能是走“廠商旗艦店+DM投遞+互聯網營銷”的模式。
據珠三角家具報記者了解,目前,恒大與力盟兩家企業占據了兒童家具50%左右的銷售份額。如果兩家企業互相合作,那么,兒童家具巨大的航母也將浮出水面。兩者目前正要做的,就是變革行業單一的渠道模式。
國內尚缺誕生“國美”的條件
如此龐大的銷售額,是否意味著兒童家具行業也將出現壟斷家具企業?珠三角家具報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順德職業技術學院家具設計專業博士生導師彭亮教授。彭亮認為,由于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中國的獨生子女逐漸增多,父母也開始愈發注重對子女的各個方面的照顧,兒童家具這一塊應該說還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比較獨特的市場。但是,要出現像“國美”式的家具企業,路還很遠。
據珠三角家具報記者了解,國美是生產制造和賣場都做的企業,中國家具界目前還缺乏這樣的企業。中國目前的銷售渠道就是單個生產企業與賣場的合作關系,由于這種固定的傳統的銷售通道,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企業要想發展壯大,銷售通路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實際上,在外國早就有這樣的一批企業,兼做生產與賣場,宜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兒童家具目前正有這樣一批企業,只抓住部分生產企業,將企業的重點轉移到賣場建設上,開設自己獨立的營銷渠道,最終也是避免了目前銷售通道不在企業手中的被動局面
記者手記 :
很多人都在討論,家具行業會不會像家電行業一樣,出現占據市場份額1%以上的企業。在前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