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3-15”!在以建設和諧社會為目標的現今,由于房屋質量問題而產生的業主維權一直是各方頭痛的問題,但又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有著廣州驗房師第一人之稱的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廣州代表處主任趙太宇表示,過去一年來,由于受樓市持續低迷、房價不斷下跌的影響,業務維權的問題頻繁發生。其中,天河北部某盤及金沙洲一項目的業主,由于房屋質量問題而進行維權、要求賠償的事件,更是引起了較大的關注。面對愈發突出的業主維權問題,接受專訪的趙太宇表示,面對維權的大流在“疏”而不在“堵”。同時,他也為業主規劃了一張“驗房師+律師”的維權良方,以為業主提供一種更為合理、有效的維權服務。
業主維權多屬于盲目型
信息時報記者:去年下半年以來,廣州樓市出現了多起大規模的業主維權事件。這種事情似乎在近一年來出現的頻率相對較高,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趙太宇:兩年前,由于樓市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房價快速飆升、市場供不應求導致不少樓盤不愁賣,在這個階段,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開發商,都放松了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在進入樓市低迷的階段,隨著房價的下跌,這些遺留問題就一一被消費者重視起來,并將之擴大化。這也是近年來出現這么多維權糾紛案件的重要原因。可以說,房價只是其中的導火線,其根源還在于開發商對產品打造的“偷工減料”以及操作上的不規范,服務態度也較差所造成的。
當然,不排除有部分業主是因為房價的下跌,想借質量維權來爭取賠償,以彌補房價下跌所受到的損失,但這種情況僅僅是個案。根據我們在第一線的經驗,所接觸的超過80%的房子都確實存在或大或小的各種問題。其中包括產品質量問題,交樓證書、文件的不全,收樓服務態度差等等。
信息時報:但在眾多由于房屋質量問題而導致的業主維權事件,似乎都沒有獲得一個公開、妥善的處置結果,業主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精神成本和時間成本。在現階段,業主維權都存在哪些困難?
趙太宇:目前業主的維權確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數人所采用的方法并不科學,更多是以一種找茬的方式去跟開發商吵,所取得的效果也有限。這種維權方式其實是在亂鬧,業主完全不懂得用專業知識和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到最后無非兩條路:要不雙方都很強悍,從而引發群體性事件;要不就是沒有基本的法律常識,過了訴訟時限,使自己處于被動局面,而被開發商各個擊破。
面對維權應疏而不應堵
信息時報:作為專業的驗房公司,你們對業主的維權有什么好建議?
趙太宇:業主在爭取維護自身權益的時候,應該找一些專業的檢測機構,以挑剔的眼光對房子的質量問題一一鑒定,并以此為證據,采取法律途徑與開發商談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為幫助業主能夠以合理、有效的方法進行維權,我們推出了一種“驗房師+律師”的維權方式,以更好為業主服務。
信息時報:這聽上去似乎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這種方式所產生的背景是什么?它能夠給業主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趙太宇:這一模式的產生背景,是我們多年來在驗房第一線工作的經驗總結下,所摸索出來的能夠有效幫助業主解決維權困難問題的方法。
近一兩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國內出現了多起“群體事件”,這與創建和諧社會嚴重背離,因此,政府有關部門也在嚴密關注這類事件的發生。而業主的蠻干式維權也是這類“群體事件”的一個重要誘因。為預防由于業主維權而導致的“群體事件”的發生,同時也為了更好、更合理地維護業主的權益,我們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驗房師+律師”的維權方式,以專業、科學、合法的方式為業主維護自己的利益。可以說,這是一種合理、有效的維權方式,能夠起到以和諧的方式為業主解決維權的困難。
對于業主維權,與其“堵”不如“疏”。越來越多的由于房屋質量問題所導致的業主維權問題,依靠堵是解決不了的,只能使矛盾進一步激發。我們更應該去疏導、去引導業主,讓他們的維權行為更加理性、合法、有效。同時,也需要有關部門加強房屋建設的監控,盡可能避免出現房屋的質量問題,這自然能夠更加有效避免出現大規模的維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