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裝修重裝飾”時代的來臨,逐步讓 家居 飾品產業迅速的成長了起來,現在不管是在精品店還是在家具賣場,抑或是大商場,精致可愛的 家居 飾品隨處可見,我們也已經看到了這個行業潛藏著的發展前景。而當 家居 飾品遭遇時尚的時候,新品的高價與身價迅速貶值成為消費者的苦惱,于是那些富有文化內涵、有故事的傳統異域原生態飾品就成為設計師和都市白領的所愛。
原生態 家居 飾品銷量上漲30%
近日,從高力家飾館、居然尚屋等軟裝賣場了解到,異域風情的原生態家飾銷量在春季裝修旺季上漲近30%,并依然風頭強勁。不管是非洲風還是東南亞風,融合傳統手工藝的原生態裝飾品都為當下都市白領所追捧。高力家飾館野牛非洲藝術店經理郭力告訴記者,以前這種非洲藝術品銷量很小,今年年初銷量比預期有較大增長,主要客戶群是設計師和都市白領。
在野牛非洲藝術館以看到,大到木雕,小到彩繪石頭擺件有近百個類別的飾品,但很難找到一模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格差距也很大,從10元到上萬元不等。而在對面一家經營東南亞手工藝品的店里,同樣也像個“雜貨鋪”,各式各樣的小柜子、藤椅、首飾盒都堆砌在面積不足10平米的小店里。據高力家飾館相關負責人介紹,進入裝修季以來這兩家店就吸引了不少設計師前來淘寶。而原生態飾品比起批量生產的家飾產品更加個性,更具稀有性,因此受到消費者青睞。
講故事賣產品文化營銷受青睞
這件木雕是從一個非洲藝術收藏家那里買來的,那個木碗是某個村子里一個農民手工制作的……在此類原生態 家居 飾品店里,聽著店員的介紹,幾乎每一樣物品的背后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和經歷。記者發現,通過這種“講故事”的文化營銷方式,不少消費者也獲得了許多人文知識,也心甘情愿的掏腰包。
鐘小姐表示,自己是個旅游愛好者,因此對異域人文特別感興趣,既然時間和金錢不允許去那么多地方,那么通過這些原生態藝術品也可以感受到當地的人文氣息。而這件物品的經歷在今后也可以作為談資講給來家里做客的朋友。此外,原生態飾品的材質多是天然的木頭、藤草、石頭、動物骨骼等,一來讓常年生活在鋼筋水泥的都市白領感受到了自然的氣息,二來也符合現代人對環保的要求。
尋求差異化是熱賣主要原因
原生態 家居 飾品的熱銷,在設計師陳瑩看來,差異化和傳統文化內涵成為這類飾品吸引業界與消費者的重要原因。如今市場上的 家居 飾品已經被定位為時尚的產物,緊隨時尚腳步的 家居 飾品更新的周期要比家具短很多,而工業化的批量生產和市場復制品的出現讓消費者覺得“似曾相識”。對于追求創新和獨特的設計師來說這更是萬萬不可的事兒。
作為經營者郭力認為,原生態 家居 飾品幾乎都是不同傳統文化和手工藝的傳承,首先在數量上是非常少的,另外,在工藝上并沒有標準化的生產,完全根據手工制作者自由發揮,所以每一件飾品都是獨特的,具有差異化的。為了迎合消費者的個性化,設計師也在努力尋找這樣的 家居 飾品,而不同的文化元素也會讓設計師有所啟發。
此外,由于不少價格不菲的工業化生產的 家居 飾品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面臨身價暴跌的狀況,也導致工業化生產的 家居 飾品成為了暴利產品。消費者更愿意付出相近的價格購買文化內涵豐富,生命力長久的 家居 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