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豪機構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一季度北京樓市去庫存化成效明顯,存量商品住宅去化壓力大大減輕。據統計,一季度包括政策房的存量期房商品住宅面積減少了160.8萬平米,截至3月31日,存量期房商品住宅總面積1195.4萬平米,與2007年同期的存量面積已基本持平,基本處于合理區間。
亞豪地產機構副總經理高姍認為,一季度樓市成交量的迅猛增長使得開發商應對不及,市場供應量未能跟上銷售速度,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一季度期房商品住房成交面積233萬平米,而供應面積僅為121.5萬平米,供需缺口達到了111.5萬平米,這使得存量商品住宅去化壓力大大減輕。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京城一季度實際成交的期房商品住房為22088套,環比去年四季度上漲了52.3%;成交面積為233萬平米,環比上漲了41.2%。現房商品住宅共成交5442套,成交面積為 71.5萬平米,環比去年四季度,分別上漲了32.9%和30.5%。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北京共計60個項目開盤,環比去年四季度下降了40.6%;新增供應套數為12309套,環比下降了48.2%;新增供應面積為121.5萬平米,環比下降了46.3%。
另外,從土地市場交易情況來看,一季度,京城土地市場交易疲軟,成交量環比大幅下降。一季度住宅用地成交量僅為6宗,成交土地面積僅為21.3萬平米,環比去年四季度住宅用地的成交面積下降了93.3%。雖然整體樓面價小幅回落,但是住宅項目用地的樓面價卻高達5007元/平米,環比大漲了139.7%。
亞豪機構認為,一季度土地成交變化說明,在樓市尚未明顯回暖的大環境下,開發商投資的態度比較謹慎,他們寧愿高價拿下城市核心區的地塊也不愿開發遠郊區域的土地,這充分說明了決定住宅產品的首要因素還是“地段”。
報告指出,二季度京城土地尤其是住宅項目用地供應非常充足。從北京市土地交易管理網顯示的信息上看,正在交易和即將入市的住宅、商服用地總供應面積為621.5萬平米,其中僅4月份計劃入市的土地總量就高達335.6萬平米。高姍分析認為,這些土地能否在二季度順利成交取決于樓市的回暖情況及開發商的資金狀況是否能得到緩解,如果樓市能延續一季度的良好勢頭發展,那么樓市交易低迷的情況就會有所好轉,交易上升,不僅緩解了開發商的資金緊張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提振了開發商的開發信心,這對于恢復土地成交量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