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金融危機引發的風暴已影響至國內外的經濟實體,日韓彩電企業近日正迎來一場減產裁員潮,不斷有裁員、關閉生產線以應對金融危機的報道見諸報端。雖然暫時尚未有消息證實波及至國內市場,不過,國內彩電廠商們也正積極應對“寒冬”,有業內人士認為,在華市場或成此次危機中的“避風港”。
外資現狀
勁刮裁員風暴減產、停產也隨之而來
“覆巢之下無完卵”,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包括索尼、夏普、三星、松下等外資家電企業紛紛調整戰略瘦身過冬。
據了解,為應對需求減少帶來的影響,夏普上周宣布將關閉在本土兩家工廠的中小型液晶面板生產線,隨著這一系列動作,夏普將裁減約380名派遣職員,與此同時,索尼也表示將其在世界各地57個生產廠家削減約10%,并裁減16000名正式和非正式員工的計劃,成為裁員動作最大的家電企業。事實上,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彩電行業尤為突出。早前,有消息指出韓國三星電子將關閉國內兩家等離子制造工廠,松下電器也計劃年內停產大阪茨木工廠的等離子面板制造。
不過,目前尚未有消息證實此次跨國巨頭的集中裁員涉及到中國市場,并紛紛表示,此次海外形勢的變化不會對其在華生產產生太大影響。夏普中國商貿公司也表示,中國一直是其液晶電視發展最迅速的市場,目前市場依舊旺盛,因此并沒有減產或裁員的計劃。事實上,有業內人士指出,家電下鄉惠農政策的出臺,使中國作為未來最具潛力的市場可能成為這些外資巨頭危機中的“避風港”。
“以平板電視為例,美國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不過,隨著美國市場的萎縮,中國市場勢必成為全球巨頭的必爭之地。”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剛分析指出,日韓家電巨頭會先于中國同行出擊寒冬,主要因為其產品出口結構中,歐美市場比例更大,而歐美恰是這輪金融風暴的重災區。
應對策略
外資家電降低門檻爭“下鄉”
金融危機沖擊之下,外資企業瘦身裁員之外,也紛紛調整戰略,不分高端低端都要寸土必爭。在本月啟動的新一輪“家電下鄉”中,三星、西門子等外資品牌也占據一席之地,并“尋求通過各種措施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以期達到家電下鄉產品的入門門檻。”
“雖然不少外資企業定位在中高端市場,但三四級市場畢竟是一個巨大的待開發市場,誰也不會忽視”,業內人士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明年家電市場總規模基本持平,但三四級市場的增長將非常驚人,是家電業增長的主動力。
據了解,在新增加的洗衣機項目招標中,三洋、松下、西門子等外資品牌成功入圍,合肥三洋更是取得參與招標產品和區域100%的中標率。
“在洗衣機上專門定制了數款適合三四級市場消費習慣的產品,將鉆石內筒的高端技術移植到三四級市場的波輪洗衣機上,降低成本的同時降低了價格。”三星華南白電銷售總監呂小墉向記者表示,質優價廉仍是目前三四級市場的消費主流,正是看好該市場的購買力及潛力,三星已作出調整,希望以“高端不高價”的產品定位吸引消費者。
中國家用電器副秘書長陳剛表示,以往農村市場的國產品牌份額較高,但在外資高端品牌同樣獲得13%的補貼后,中高端外資家電,其價格可能會下降到中低端的水平,而這也有望使傳統的農村家電市場,出現多種消費層次。
本土企業
集體大幅降價應對國際“寒流”
“裁員裁不出好看的財務報表”針對不少跨國企業的裁員潮,國內家電企業并沒有類似跨國巨頭的減產裁員行動,反倒紛紛采取降價措施,積極應對此番國際“寒流”。
此前,創維、TCL、長虹、海信等幾大國產彩電巨頭幾乎在同一時間宣布大幅降價,且降價幅度也驚人相似。幾乎在一夜間,國產主流品牌的32英寸液晶均跌破3000元、42英寸全高清液晶跌破5000元、52英寸全高清液晶更是直降30%以上,跌破了萬元大關。
業內人士指出,在現階段的市場形勢下,減少庫存壓力成為企業控制風險的最佳策略。而對于國內彩電企業來說,此次抱團降價不僅可以緩解自身的庫存壓力,同時也可借機反攻合資品牌,盡可能將失去的市場奪回。據商家反饋的信息,國產液晶集體降價的第一周已經顯示出了對市場的刺激作用,銷售份額大幅提升。
與此同時,國內彩電企業也正積極切入平板電視的上游,大部分彩電企業都已著手平板電視模組整機一體化生產線建設。創維的合資液晶模組生產線已在廣州開工,長虹的等離子面板生產線今年將正式投產,海信的液晶模組生產線今年還要繼續擴容,TCL、康佳的液晶模組廠正在建設中。業內人士表示,通過向上游延伸,中國骨干彩電企業的價值控制空間將有10%~15%的提升,這對整個中國彩電行業的競爭力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對此,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認為,此次金融危機對中國家電行業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認為,在經濟好的時候,行業多數問題很難顯露出來,這次危機將使家電企業修煉好內功,用更好的產品吸引消費者,有競爭力的企業將抓住機遇,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