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能把刺激消費這句話放在口頭上了,現在當務之急是迅速興建符合中國特色的住宅消費市場,并作為刺激消費的主要產業(yè),帶動社會就業(yè)和經濟發(fā)展。
嚴格來說,中國目前的住宅是一個投資市場,而不是一個消費市場。目前的市場,剝奪了許多民眾享有居住的權力,造成了大量的住宅用地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并將社會財富過多地積聚在房地產上,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fā)展。
因此,我建議應該從五個方面著手興建中國住宅消費市場,并以住宅消費市場的興建徹底解放生產力,帶動中國社會的全面振興。
一是公民地權證。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都享有居住權,這種權力的保障就是公民地權證。不分農村城市,不分男女,凡年滿十八歲的公民,均可享受住宅面積在30平方米的優(yōu)先購買權(超出部分按市場價),人人平等。無論在什么城市,只要出具公民地權證,所購買房屋一律免地價,或地價由開發(fā)商和政府結算。公民地權證不能買賣,只能用于本人購買住宅。
二是出臺住宅法。有了公民地權證,就為我們出臺中國住宅法打下了基礎,住房也成了永久產權,有關居住的一切行為均有法律約束,打破現行的政策規(guī)定的短期效應。持有公民地權證的住宅天生不可侵占、抵押、轉讓,但可用于出租。即使公民地權證房屋持有人破產、犯罪,任何人也無權收回本套住宅。任何情況下,一家最低保有一套住宅。
三是一房一卡制。所有的社會保障,都圍繞公民地權證住宅展開,無論持有人到其他城市或者出國(移民除外),社??ǘ加删幼∷诔鞘凶罱K結算,卡隨人走,人受房制。這樣,也就解決了社會保障體系難以建立,醫(yī)院、學校等公共資源難以規(guī)劃和配置的矛盾。
四是政府擔保制。如果公民地權證持有人確實買不起最廉價住房的,由政府擔保,銀行借給首付款,保證持有人能夠有房住。政府的這種擔保還在于為持有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就業(yè)、就醫(yī)、教育等,切實提高持有人的家庭收入。公民的法律權益和民主權利,也在公民地權證住宅所在城市行使。
五是政府贖回制。持有人死亡或移民國外,公民地權證住宅由政府以原價贖回,再行出售。
這樣,中國的住宅市場將分成兩大塊,一塊是以商品住宅為主體的投資性市場,一塊是由公民地權證住宅為主體的消費市場。這塊消費市場成熟和規(guī)范后,將占到住宅供應總量的80%,整個中國內需全面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