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等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長9.9%,增速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第三季度回落到9%,增速面臨進一步下滑的風險,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出臺十項更加有力的擴大國內需求的措施,對待 家居 業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4萬億元“保增長” 緩解 家居 行業庫存壓力
11月9日,中國宏觀調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調整,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在今后兩年多時間內安排4萬億元資金強力啟動內需,促進經濟穩定增長。 這十大舉措力度大,出手快,出拳重,發出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強烈政策信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以投資為例,中國去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為13.7萬億元,而這次新安排的擴大內需投資規模到2010年底僅兩年多時間內達4萬億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將十分明顯。
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就是要以提振內需彌補外需的不足,防止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其中,今后兩年多時間內約4萬億元新安排的投資對經濟的拉動最為直接。
“這一系列政策調整,釋放出‘保增長’的強烈信號。政府投資將會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市場信心將會進一步恢復,我國經濟完全能夠保證平穩較快增長。”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認為。事實上,針對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今年年中國家已將宏觀調控任務調整為“保增長、控物價”。當前,“保增長”成為最重要任務。
10月、11月應該是家行業最火的時候,但受到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人力成本增加、房產業萎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到, 家居 業的發展步伐受到了限制,有很多企業也都是困難的支撐著。相信此番舉措將會減緩 家居 企業的庫存壓力。
再啟稅改:企業減負1200億
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將在全國所有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1200億元。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增值稅轉型實際上是給企業減負。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顯現的背景下,我國全面推進這一改革有利于鼓勵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推動企業成為市場長期投資主體。
增值稅轉型改革不僅是適應當前經濟形勢增強經濟實力的手段,也是繼企業所得稅改革之后我國稅制改革的又一重要舉措。 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減少重復征稅因素,降低投資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勵投資,增強經濟活力。 增值稅改革在企業界已成為共識,這項改革此時出臺也正是應時之需。目前,我國已經在東北等部分地區開展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斌認為,全面施行增值稅轉型必將有利于企業經營和利潤的增加,也為企業結構調整提供空間。短期可為企業減負,長期可刺激投資,增值稅轉型對股市是利好。
繼11月國家稅務局公布家具出口退稅上調以來,對任何一家家具出口企業都是件好事,出口量大的企業更有利,企業會利用這個優勢增加在出口市場的競爭力,此番稅改對 家居 產業的技術創新,提高品牌優勢無疑是個好消息。
擴大投資與優化結構并舉
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意味著在1998年我國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實施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將再度啟動。
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使財政政策在啟動經濟增長、優化經濟結構中發揮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沖擊,我國于1998年宣布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其主要措施是增發長期建設國債,支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對穩定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后來針對投資過熱等問題,于2005年轉而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
此次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積極”,意味著我國將再度加大財政支出,擴大投資規模,其政策力度大、效果直接,能有效刺激經濟。
十多年來貨幣政策首次使用“寬松”說法
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是我國十多年來在貨幣政策總稱中首次使用“寬松”的說法。此舉意在增加貨幣供給,就是要在繼續穩定價格總水平的同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貨幣政策轉為“適度寬松”,貨幣供給取向發生重大轉變。綜合各方專家判斷看,這次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不利影響大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當前外需減弱,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投資下滑,內需不振,如果不及時采取有力措施,中國經濟存在下滑的風險。此時重新啟用積極的財政政策,配合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投資規模啟動國內需求,是應時之需、必要之策。
其實,在今年年中貨幣政策已進行了靈活審慎的調整,9月份后央行連續三次降低利率,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為防范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金融的沖擊,有必要及時靈活地調整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相關經濟政策,力爭把這場危機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央行新聞發言人李超此前已表示。
百姓將從十項措施中受益
在這次公布的宏觀經濟政策重大調整中,改善民生被放在相當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位列進一步擴大內需各項建設之首,通過加大對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強消費能力,以拉動消費、促進發展的意圖十分鮮明。
國家將通過增加政府投資,集中解決民生等領域的歷史欠賬,加快辦成一批人民群眾熱切盼望的大事、實事。具體建設項目包括: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工程等;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電網等;加快建設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對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進行改造等;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提高低收入群眾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則會直接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